煠
复制煠的意思
煠
1
基本解释
◎爚。
详细解释
名
◎火光。
清•王念孙《广雅疏证•卷二上•释诂》:“煠,爚也。”
动
◎(二)之又音。
煠
2
基本解释
①食物放入油或汤中,待沸而出称煠。
②把物品放在沸油里进行处理。
③加工金属器物,使现出光泽。
详细解释
动
◎一种烹饪方法。将食物置入热汤或热油中,待沸即出,称为“煠”。
《通俗编•杂字》:“今以食物纳油及汤中一沸而出曰煠。”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四六•荒政•救荒本草一》:“野生姜……采嫩叶煠熟,水浸淘去苦味,油盐调食。”
煠
1
详细解释
◎〈书〉火光。
煠
2
详细解释
◎烹调方法,把食物放在沸油或热汤里使熟。
油煠。
煠
1
煠
2
煠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1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677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27頁,第18字
音《廣韻》:與涉切。
《集韻》:弋涉切,音葉。
《玉篇》:爚也。
音又,《廣韻》:丑輒切;《集韻》:敕涉切,音鍤──義同。
音又,《廣韻》:士洽切;《集韻》:實洽切,音
。
《廣韻》:湯煠。
《博雅》:爚也。或作㴙。
例《篇海》作。
注解
〔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煠〕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è、zhá,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枼。
〔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è] ⑴ 爚。㈡ [zhá] ⑴ 食物放入油或汤中,待沸而出称煠。⑵ 把物品放在沸油里进行处理。⑶ 加工金属器物,使现出光泽。
煠字的翻译
- to fry in fat or oil. to scald
- Fondue
煠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