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
复制
艹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8283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芃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38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17頁,第22字
標點整理本: 第985頁,第22字
音《唐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𡘋音篷。
《說文》:草盛也。
《詩・衞風》:芃芃其麥。〔傳〕麥芃芃然方盛長。
例又,《詩・小雅》:有芃者狐,率彼幽草。傳》:芃,小獸貌。〔註〕芃,尾長貌。
例又,草名。
《山海經》:成侯之山,其草多芃。
音又,《唐韻》:房戎切;《集韻》、《韻會》:符風切;《正韻》:符中切,𡘋音馮──義同。
音又,《唐韻古音》讀凡,引《說文》云:芃,从艸,凡聲。
注解
〔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芃〕字拼音是pé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凡,五行属木。
〔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éng] ⑴ 兽毛蓬松的样子:“有~者狐,率彼幽草。”⑵ 草茂盛的样子。⑶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⑷ 姓。
芃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芃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