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至

贾至(718—772)字幼隣,唐代洛阳人,贾曾之子。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年五十五岁。擢明经第,为军父尉。安禄山乱,从唐玄宗幸蜀,知制诰,历中书舍人。时肃宗即位于灵武,玄宗令至作传位册文。至德中,将军王去荣坐事当诛,肃宗惜去荣材,诏贷死。至切谏,谓坏法当诛。广德初,为礼部侍郎,封信都县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谥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 《唐才子传》有其传。(466条名句) (45篇诗文)

贾至介绍

贾至的生平

  贾至,长乐(今河北冀县)人,(一说河南洛阳人)。字幼邻。生于唐玄宗开元六年(718),卒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乙亥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二十七人,同榜有李颀、萧颖士等。考官:考功员外郎孙逖。

  贾至生于官宦家庭。父贾曾官至太子舍人和礼部侍郎。贾至早年曾跟从玄宗避安史之乱于蜀中,拜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将军王去荣因擅杀县令,依法当斩。但是,肃宗因惜其才下诏免死罪。贾至谏之,反对赦免王去荣。后被贬为岳州司马,又升为尚书左丞、礼部侍郎,代宗大历初年任兵部侍郎。大历七年,死于右散骑常侍任上。终年五十五岁。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

  贾至才学出众,为官清正。有诗文集三十余卷传世。

贾至的介绍

  贾至(718—772)唐代文学家。字幼邻(或麟、隣)。洛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初以校书郎为单父尉,与高□、独孤及等交游。天宝末任中书舍人。安史乱起,随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758年)春,出为汝州刺史,后贬岳州司马,与李白相遇,有诗酬唱。代宗宝应元年(762),复为中书舍人,官终散骑常侍。

  贾至以文著称当时,甚受中唐古文作家独孤及、梁肃等推崇。其父贾曾和他都曾为朝廷掌执文笔。玄宗受命册文为贾曾所撰,而传位册文则是贾至手笔。玄宗赞叹“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新唐书·贾至传》)。他所撰册文,当时誉为“历历如西汉时文”(李舟《独孤常州集序》)。韩愈弟子唐皇甫□说:“贾常侍之文,如高冠华簪,曳裾鸣玉,立于廊庙,非法不言,可以望为羽仪,资以道义。”(《谕业》)指出了贾文典雅华瞻的风格特点。

  贾至与当时著名诗人、作家有广泛交游,也有诗名。其诗风格如其文。《自蜀奉册命往朔方途中呈韦左相》陈述途中感慨,“直叙时事,煌煌大文”(沈德潜《唐诗别裁》),而与王维、杜甫、岑参一起唱和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则高华工整,得意歌颂。但在贬岳州后,诗风变化。《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词句清丽,意境悠远。《寓言二首》更以芳草美人寄喻遭际不遇,古雅而有风骨。所以杜甫曾称其诗“雄笔映千古”(《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贾至集》20卷,《别集》15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文》存文3卷。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无劳校尉重横行”出自唐代贾至的《燕歌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ú láo xiào wèi zhòng héng xí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匈奴慑窜穷发北”出自唐代贾至的《燕歌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ōng nú shè cuàn qióng fā bě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共沐恩波凤池上”出自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òng mù ēn bō fèng chí shà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禁城春色晓苍苍”出自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 chéng chūn sè xiǎo cāng c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衣冠身惹御炉香”出自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ì guān shēn rě yù lú xi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银烛熏天紫陌长”出自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 zhú xūn tiān zǐ mò zhǎ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

“千条弱柳垂青琐”出自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tiáo ruò liǔ chuí qīng suǒ,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朝朝染翰侍君王”出自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āo zhāo rǎn hàn shì jūn w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啭流莺绕建章”出自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ǎi zhuàn liú yīng rào jiàn zh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剑佩声随玉墀步”出自唐代贾至的《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pèi shēng suí yù chí b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