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30条名句) (4篇诗文)

刘攽介绍

刘攽的生平

  刘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六十七岁。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四人俱举进士。

  刘攽与兄敞同举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历仕州县二十年,始为国子监直讲。熙宁中(1072),判尚书考功,同知太常礼院。因考试开封举人时与同院官争执,为御史所劾;又因致书王安石,论新法不便,贬泰州通判迁知曹州。曹州为盗区,重法不能止;攽为治尚宽平,盗亦衰息。迁京东转运使,知兖、亳二州。吴居厚代京东转运使,奉行新法,追咎攽在职废弛,贬监衡州盐仓。哲宗即位,起居襄州,入为秘书少监,以疾求知蔡州。在蔡数月,召拜中书舍人。元祐四年卒。攽为人疏隽,不修威仪,喜谐谑,数招怨悔,终不能改。

  刘攽邃于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职汉史,作《东汉刊误》,为人称诵。 刘攽、刘敞与敞之子刘世奉尝合著《汉书标注》,世称三人为“墨庄三刘”。“墨庄刘氏”被奉为古代家庭教育典范。刘氏卒后,家中除藏书千卷外别无财产。其妻指藏书对子女曰:此乃“墨庄”,将诗书作为家产教子女传承。

刘攽的著述名录

  刘攽学识渊博,与兄刘敞齐名。欧阳修称其“辞学优赡”、“记问该博”。苏轼在草拟刘敛任中书舍人的制书中称赞他“能读坟典丘索之书,习知汉魏晋唐之故”。刘攽著作极为丰富,除了《资治通鉴》外,自己独立完成的著作还有100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有《东汉刊误》4卷、《汉宫仪》3卷、《经史新义》7卷,《五代春秋》15卷、《内传国语》20卷等多种。刘攽也是宋朝的著名诗人和文章大家。他的诗歌风格较为生动,与欧阳修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他的文章更受到同时代的曾巩和后来的朱熹等人的高度评价。他的诗文由后人结集汇编成《彭城集》40卷。又著有《公非集》六十卷,《文献通考》及《文选类林》、《中山诗话》等,并行于世。

“肤甲皆疥疮”出自宋代刘攽的《江南田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ū jiǎ jiē jiè chuāng,诗句平仄:平仄平仄平。

“再为霖雨伤”出自宋代刘攽的《江南田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ài wèi lín yǔ sh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八月江湖秋水高”出自宋代刘攽的《城南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ā yuè jiāng hú qiū shuǐ gāo,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不如逐商贾”出自宋代刘攽的《江南田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rú zhú shāng gǔ,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蛟龙婉蜒水禽白”出自宋代刘攽的《城南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o lóng wǎn yán shuǐ qín bái,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大堤夜坼声嘈嘈”出自宋代刘攽的《城南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 dī yè chè shēng cáo cáo,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官家不爱农”出自宋代刘攽的《江南田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ān jiā bù ài nó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未知秋成期”出自宋代刘攽的《江南田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zhī qiū chéng qī,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借问一何晏”出自宋代刘攽的《江南田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è wèn yī hé yà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买鱼欲烹辄凄恻”出自宋代刘攽的《城南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ǎi yú yù pēng zhé qī cè,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