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806篇诗文) (8659条名句)

李曾伯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尧舜君民学,吾儒共讲磨。一毫如有愧,其若此堂何。

漠漠风烟著野棠,一春多恨雨浪浪。古榕阴里作寒食,芳草城头过艳阳。不断山光通百粤,无边春思渺三湘。伊祁不放花飞尽,露湿蔷薇几阵香。

自联班序简宸聪,廊庙江湖一节同。百世几人今蜀日,千年一到昔虞风。得莘渭上康时策,有伊洛间传道功。早晚为霖洗热,苍生俱出炭炉中。

野宿孤村迥,山行十里荒。犊眠衰草壤,马踏落梅香。入眼春晴薄,打头风势扬。莫嗟登陟苦,明日年潇湘。

草草登楼适,英流迈昔贤。诗篇长庆集,人物永和年。访古宜联社,伤春又禁烟。青帘家酒贱,剩饮莫论钱。

凛凛清规百世师,功名仅见奉天时。忠谋任起奸谀忌,感涕宁无士卒思。落日桑榆存旧迹,西风芦苇护荒祠。忠南流落何遗恨,留得良方遗后医。

禅榻相逢六载前,当时驽力尚堪鞭。继更烟瘴为形役,遍历风涛不意全。思旧仙游嗟已远,老躯痿废抑谁怜。而今莫问人间事,得正狐丘是甚年。

远双夷涂迈牧之,三霜道路饱驱驰。和风俯趁春迎仗,落月回思夜入帷。自愧荐衡无好表,不妨道适有新诗。岁艰时棘边臣老,向阙须陈黼房知。

奇章昔送牧之行,旧事今亲见广陵。一叟栖栖嗟孑立,诸贤衮衮庆偕升。事来推与参前著,公去吾其失右肱。我俟兵休归决矣,断无清梦到觚棱。

怪得虚檐寂溜声,起来云淡月微明。只消一夜西风力,尽扫千山宿雾清。农舍少酬终岁望,客途似过小春晴。枝禽亦似欣欣意,飞入烟林自在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