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806篇诗文) (8659条名句)
李曾伯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云羃前溪洞,烟荒隔岸城。秋旗杂山色,晓角带江声。驻骑须边静,维舟待峡平。掀髯聊徙倚,一雁楚天横。
雲羃前溪洞,煙荒隔岸城。秋旗雜山色,曉角帶江聲。駐騎須邊靜,維舟待峽平。掀髯聊徙倚,一雁楚天橫。
我住华亭惯识伊,九皋仙去逐云飞。北山久为悲空帐,赤壁还曾梦羽衣。姑和黄楼崔颢赋,为邀华表令威归。腰缠却笑扬州客,应对金泉愧子微。
我住華亭慣識伊,九皋仙去逐雲飛。北山久為悲空帳,赤壁還曾夢羽衣。姑和黃樓崔顥賦,為邀華表令威歸。腰纏卻笑揚州客,應對金泉愧子微。
骄阳赫赫正当空,化作甘霖覆手中。洗涤四郊无点翳,作兴群槁有新功。惟方寸地能精格,信咫尺天随感通。毋以喜书安仅尺,更行好事答高穹。
驕陽赫赫正當空,化作甘霖覆手中。洗滌四郊無點翳,作興群槁有新功。惟方寸地能精格,信咫尺天隨感通。毋以喜書安僅尺,更行好事答高穹。
冷落愚溪十进而,暂容车骑憩柴门。松荒顿忆陶潜隐,梅落难招宋玉魂。累日有风春自暖,今宵无月夜难昏。勿令鼓角鸣行帐,田舍将疑有戍屯。
冷落愚溪十進而,暫容車騎憩柴門。鬆荒頓憶陶潛隱,梅落難招宋玉魂。累日有風春自暖,今宵無月夜難昏。勿令鼓角鳴行帳,田舍將疑有戍屯。
春风旗鼓拥元戎,万马方嘶一洗空。不惮八千来剑北,始知十二小齐东。将扶灞上真人业,未说隆中宰相功。整顿乾坤谈笑事,归来置酒未央宫。
春風旗鼓擁元戎,萬馬方嘶一洗空。不憚八千來劍北,始知十二小齊東。將扶灞上真人業,未說隆中宰相功。整頓乾坤談笑事,歸來置酒未央宮。
佩弦示良规,恤纬寓忧抱。人为海鸥惧,谁谓屋乌好。子别肯赠言,我愧未闻道。药石十数字,唤醒知几早。
佩弦示良規,恤緯寓憂抱。人為海鷗懼,誰謂屋烏好。子別肯贈言,我愧未聞道。藥石十數字,喚醒知幾早。
谁将花烛聘东风,与海棠时恨不同。意已不求真会合,何妨一白对千红。
誰將花燭聘東風,與海棠時恨不同。意已不求真會合,何妨一白對千紅。
乔木岂能忘故国,结茅聊复纪新亭。此君玉立傍无友,犹有幽禽静可听。
喬木豈能忘故國,結茅聊複紀新亭。此君玉立傍無友,猶有幽禽靜可聽。
领略东风一倚阑,凭高便觉小尘寰。目穷千古关河外,身在半空烟霭间。二水护城青映带,四山连野翠回环。英雄易老愁无极,境是人非鹤自还。
領略東風一倚闌,憑高便覺小塵寰。目窮千古關河外,身在半空煙靄間。二水護城青映帶,四山連野翠回環。英雄易老愁無極,境是人非鶴自還。
雨过云烟幕,天成水墨屏。江添半篙绿,山失数峰青。某寺藏松坞,谁舟系柳汀。杜鹃声正急,那对夕阳听。
雨過雲煙幕,天成水墨屏。江添半篙綠,山失數峰青。某寺藏鬆塢,誰舟係柳汀。杜鵑聲正急,那對夕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