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806篇诗文) (8659条名句)
李曾伯介绍
李曾伯的生平
曾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 。淳祐二年(1242),迁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四年,兼淮西制置使。六年,落职予祠。九年,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次年,为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进龙图阁学士。宝祐元年(1253),拜端明殿学士 。明年,进资政殿学士、四川宣抚使兼京湖制置大使,召赴阙,特赐同进士出身。累官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兼节制广南,移治静江 。开庆元年(1259),进观文殿学士。景定五年(1264 ),知庆元府 、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1265),为贾似道所嫉 ,褫职。五年,其子李杓刊其所著,时曾伯已卒。曾伯素知兵,所至有治绩,称南渡后名臣 。《宋史》有传。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 ,续稿八卷 ,续稿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四库总目提要》称其“诗词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 李曾伯的成就
李曾伯集中有诗、词、文。文多为奏疏表状之类。诗没有显著特色。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 200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作者是热心事功的用世之臣,自言"要流芳相期千载,肯区区徒恋片时欢?"(〔八声甘州〕《自和》)所以他的词不屑作莺娇燕昵之语,而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他自称"愿学稼轩翁"(〔水调歌头〕《寿刘舍人》),词的风格和内容也多有与稼轩相似之处。如〔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对景抒情,感慨身世,怀念中原,悲愤之意,宛然可见。前人评论他"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四库全书总目》),概括了可斋词的特点。但因不讲含蓄和议论过多,有些篇章流于粗豪,显得枯燥,形象性较差。有《可斋杂稿》34卷,《可斋续稿》前8卷,后12卷,并见于《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向来荆楚说边州,人士今夸乐国游。千里潢池自交扰,一江汉水独安流。兵无敢惰身为率,民有独饥惠亟赒。阴德活人无量大,不须香火祝王侯。
向來荊楚說邊州,人士今誇樂國遊。千裏潢池自交擾,一江漢水獨安流。兵無敢惰身為率,民有獨饑惠亟賙。陰德活人無量大,不須香火祝王侯。
院落阴阴卷昼帘,彩绳高挂矗青天。纤腰对蹴争先起,香汗交流倦欲眠。花畔惊呼簪珥坠,柳梢时出彩罗鲜。可怜墙外行人恼,应费长安酒价千。
院落陰陰卷晝簾,彩繩高掛矗青天。纖腰對蹴爭先起,香汗交流倦欲眠。花畔驚呼簪珥墜,柳梢時出彩羅鮮。可憐牆外行人惱,應費長安酒價千。
误领元戎太乙旗,提封四履镇南篱。旄倪争向道涂看,名姓亦为蛮徼知。时务下地毋事酒,春光虽好莫言诗。经营都了家山去,此是从穷容觞咏时。
誤領元戎太乙旗,提封四履鎮南籬。旄倪爭向道塗看,名姓亦為蠻徼知。時務下地毋事酒,春光雖好莫言詩。經營都了家山去,此是從窮容觴詠時。
霜透青棱暖弗回,冰侵鹤骨瘦於梅。床头幸有溪藤制,唤起家僮亟展开。
霜透青棱暖弗回,冰侵鶴骨瘦於梅。床頭幸有溪藤製,喚起家僮亟展開。
几载星轺惠汉关,埴培寿脉一分宽。数丝鹤鬓因民白,一片鸥心为国丹。绿野高风虽独慕,黄花晚节正争看。动名麟阁清芬在,且伴松椿傲岁寒。
幾載星軺惠漢關,埴培壽脈一分寬。數絲鶴鬢因民白,一片鷗心為國丹。綠野高風雖獨慕,黃花晚節正爭看。動名麟閣清芬在,且伴鬆椿傲歲寒。
盟寻城下事方危,尚乐衰民益虏资。绐楚进曾我纪信,交秦计卒坠张仪。抗言玉铉呈何及,捐积琼林惜已迟。劫火既灰遗墨在,小臣唯有泪沾颐。
盟尋城下事方危,尚樂衰民益虜資。紿楚進曾我紀信,交秦計卒墜張儀。抗言玉鉉呈何及,捐積瓊林惜已遲。劫火既灰遺墨在,小臣唯有淚沾頤。
子之为术我为官,以易占之火在山。同在双湖湖上住,大家携手故乡还。
子之為術我為官,以易占之火在山。同在雙湖湖上住,大家攜手故鄉還。
子在衡州我桂州,两州相望共承流。天回北斗又华旦,人立东风正黑头。新岁五更三节序,老夫六十二春秋。何时共对屠苏饮,应念孤云为倚楼。
子在衡州我桂州,兩州相望共承流。天回北鬥又華旦,人立東風正黑頭。新歲五更三節序,老夫六十二春秋。何時共對屠蘇飲,應念孤雲為倚樓。
才过清如候,凄然感旅怀。新蛩吟古砌,落叶满前阶。榴火春仍驻,槐屯午自佳。凭诗记风土,归以语朋侪。
才過清如候,淒然感旅懷。新蛩吟古砌,落葉滿前階。榴火春仍駐,槐屯午自佳。憑詩記風土,歸以語朋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