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wèi ㄨㄟˋ

鬼部 共17画 左右结构 U+9B4F
汉语字典

鬼部

17画

8画

左右结构

wei

wèi

形声字

TVRC

HVHUI

MFZN

26413

7614

4626

9B4F

[31234531325113554] 撇、横、竖、撇、点、撇点、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魏字概述

折叠展开

〔魏〕字拼音是wèi 部首是鬼, 总笔画是17画。

〔魏〕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木。

〔魏〕字仓颉码是HVHUI 五笔是TVRC 四角号码是26413 郑码是MFZN 中文电码是7614 区位码是4626

〔魏〕字的UNICODE是9B4F。 十进制为39759,UTF-32:00009b4f,UTF-8:E9 AD 8F。

〔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次常用字

〔魏〕字的异体字是

魏的笔顺

折叠展开

魏的意思

折叠展开

wèiㄨㄟˋ

基本解释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姓。

详细解释

名词

1.阙宫门的台观the two lookout towers in front of the palace gate

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 —— 《周礼·太宰》魏阙之高。 —— 《淮南子·本经》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 —— 汉· 班固《典引》

象魏(古代宫门外的阙门);魏观(即魏阙、魏象)

2.古国名Wei state

3.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山西芮城县北。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攻灭,把它封给毕万。

4.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毕万后代,和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韩魏闻之。 —— 《战国策·齐策》不敢加兵谋魏。 —— 《史记·魏公子列传》灭韩亡 魏。 —— 《战国策·魏策》韩魏灭亡。

5.三国之一 the Kingdom of Wei(220-265)。公元220—265,曹丕所建,拥有今黄河流域各省和湖北、安徽、江苏北部、辽宁中部。

无论魏晋。 ——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魏晋氏以下。 ——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6.朝代名the Wei Dynasty

7.南北朝时,北朝之一。公元386年为鲜卑族拓跋珪所建,据长江以北,史称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所废。公元557年西魏为北周所废。

魏碑

8.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所建国号。

9.古郡名Wei prefecture

魏郡,县十八。 —— 《汉书》

10.今县名 Wei county。在河北省南部有魏县。

11.姓。

形容词

高大。也作“tall and big。 如:魏然(独立不动的样子);魏魏(高大的样子。同“巍巍”)

1wèiㄨㄟˋ

详细解释

1.国名。战国时的一国,其故址约在今河南省北部、山西省西南部一带,后灭于秦。

2.朝代名:(1)(西元220~265)三国之一。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与蜀、吴并称三国。有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甘肃,及陕西中部、湖北、江苏、安徽北部等地。(2)参见“后魏”条。

3.姓。宋代有魏文翁。

2wéiㄨㄟˊ

详细解释

高大的样子。

《史记•卷三九•晋世家》:“万,盈数也;魏,大名也。”裴骃集解引服虔曰:“魏喻巍。巍,高大也。”

wèiㄨㄟˋ

详细解释

1.古国名。周朝诸侯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故址在今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陕西东部、山西西南部一带。

2.朝代名:

3.(1)(220-265)曹丕所建,后为司马炎所灭。为三国之一,史称“曹魏”。故址在今黄河、淮河流域,长江中游的北部和辽宁中南部。

4.(2)(386-534)鲜卑族人拓跋硅所建,为北朝之一,在长江以北地区,史称“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534-550)和西魏(534-557)。

5.姓。

魏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鬼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98頁,第27

同文書局本: 第1462頁,第40

標點整理本: 第1460頁,第3

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𡘋音僞。
說文》本作巍,高也。從嵬,委聲。〔註〕徐鉉曰:今有省山,以爲魏國之魏
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註〕象魏,闕也。

又,姓。
廣韻》: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畢,至畢萬仕晉封魏城,後因氏焉。

又,《集韻》:語韋切,音巍。
莊子・知北遊》: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

又,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魏。〔註〕魏魏,小成貌。

又,《集韻》、《正韻𡘋吾回切,音嵬──義同。

注解

〔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鬼部

〔魏〕字拼音是w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委、鬼,五行属

〔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èi] ⑴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⑵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⑶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⑷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⑸ 姓。

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魏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牛威切頁碼304頁,第18

異體𡿁

巍高也。从嵬委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人省山从爲魏國之魏,語韋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元歸反頁碼757頁,第5行,第1

巍高也。從嵬委聲。

鍇注臣鍇曰:「又音愚衞反,古謂闕爲象魏。象者,縣法象之書也;魏者,言高巍巍然也,故譙周謂魏爲當塗高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牛威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746頁,第1許惟賢763頁,第6

巍高也。

段注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左傳》。卜偃曰:萬,盈數也。巍犬名也。雉門外闕高巍巍然。謂之象巍。按本無二字。後人省山作魏。分別其義與音。不古之甚。

从嵬。委聲。

段注牛威切。按古音當在十六部。

白话解释

巍,山峰高耸。字形采用“嵬”作边旁,“委”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從嵬、委聲。從「嵬」表示山勢的高大不平,「委」聲用來標示音讀。篆文、隸書、楷書構形雖同,但戰國文字和隸書將「山」旁擺在「委」、「鬼」之間,位置不同。《說文》:「巍,高也。从嵬、委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9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757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79頁
4說文校箋第387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365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31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24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51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3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7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376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312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128頁【補遺】第17388頁
14通訓定聲第223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81頁【崇文】第3121頁
16說文句讀第1243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07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875頁,第4字

魏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kingdom of Wei; surname
  2. Wei (Eig, Fam)​, Staat Wei. Existierte zur Zeit der Streitenden Reiche in China. Sein Territorium befand sich zwischen den Staaten Qin und Qi und umschloss die heutigen Provinzen Hebei, Henan, Shanxi und Shandong. Nachdem König Hui die Hauptstadt von Anyi nach Daliang (heutiges Kaifeng)​ verlegt hatte, nannte man den Staat auch Liang.
  3. haut, élevé, (nom de famille)​

魏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魏(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魏(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魏(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魏(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魏(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