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ㄍㄜˊ ㄌㄧˋ

鬲部 共10画 上中下结构 U+9B32
汉语字典

鬲部

10画

上中下结构

ge li

会意字

GKMH

MRBL

AJLD

10227

7601

5610

9B32

[1251254312] 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

鬲字概述

折叠展开

〔鬲〕字拼音是gé,lì 部首是鬲, 总笔画是10画。

〔鬲〕字是上中下结构 五行属木。

〔鬲〕字仓颉码是MRBL 五笔是GKMH 四角号码是10227 郑码是AJLD 中文电码是7601 区位码是5610

〔鬲〕字的UNICODE是9B32。 十进制为39730,UTF-32:00009b32,UTF-8:E9 AC B2。

〔鬲〕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汉字

〔鬲〕字的异体字是

鬲的笔顺

折叠展开

鬲的意思

折叠展开

1ㄍㄜˊ

基本解释

〔~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详细解释

名词

1.古国名。鬲国 Ge state,相传为夏方国。西汉在其地设鬲县。如:鬲氏(古国名。即鬲国)

2.通“”。横隔膜diaphragm

食饮不下,鬲塞不通。 —— 《素问·风论篇》

针鬲(用针刺横膈膜);鬲要(膈腰。指心胸);鬲肝(膈和肝)

3.通“”。大车轭yoke

鬲长六尺。 —— 《周礼·考工记》。孙诒让正义:“鬲,即槅之借字。”

4.县名 Ge county。汉置。在今山东省德州市东南。

5.[鬲津] 水名 Ge River。发源于河北,流入山东。

动词

1.通“”。阻隔separate

鬲闭门户,毋得擅上。 —— 《汉书·五行志中》别异蛮夷,鬲绝器物。 —— 《汉书·南越王赵佗传》

鬲闭(隔离闭塞);鬲咽(因消化器官阻塞而下咽困难);鬲塞(阻塞);鬲蔽(阻隔);鬲绝(隔断);鬲子(格子)

2.另见 lì。

2ㄌㄧˋ

基本解释

古代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

详细解释

名词

1.(象形。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本义:古代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 同本义tripod

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 —— 宋· 沈括《梦溪笔谈》

鬲如(形状突起高绝如鬲鼎的样子)

2.另见 gé。

1ㄍㄜˊ

详细解释

1.人体的经穴。位于脊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的经穴。

《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

2.人名用字。如殷末有贤人胶鬲。

2ㄌㄧˋ

详细解释

1.一种古代的炊具。圆口,似鼎有三足,足部中空,便于加热炊煮。

《说文解字•鬲部》:“鬲,鼎属也,实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其空足曰鬲。”

2.一种古代丧葬时所用的瓦瓶。

《礼记•丧大记》:“陶人出重鬲,管人受沐。”

3.二一四部首之一。

1ㄍㄜˊ

详细解释

1.人体的穴位(鬲俞)。位于脊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处。

2.姓。

2ㄌㄧˋ

详细解释

1.古代一种似鼎的炊具。圆口,三足中空,便于加热炊煮。

陶鬲、青铜鬲。

2.二一四部首之一。

鬲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鬲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9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458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1455頁,第27

古文: 䰜

廣韻》:郎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𡘋音歷。
說文》: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
爾雅・釋器》:鼎款足謂之鬲。〔註〕鼎曲脚也。〔疏〕款,闊也。謂鼎足相去疎闊者名鬲。
前漢・郊祀志》:其空足曰鬲。〔註〕蘇林曰:足中空不實者,名曰鬲也。揚子《方言》:鍑,吳揚之閒謂之鬲。

又,《廣韻》、《正韻》:各核切;《集韻》、《韻會》:古核切,𡘋音隔。
禮・喪大記》:陶人出重鬲。〔疏〕縣重之罌也,是瓦瓶。又,姓。

又,《儀禮・士喪禮》:苴絰大鬲。〔註〕鬲,搤也。中人之手搤圍九寸,絰之差自此出焉。〔釋文〕鬲,又作搹。

又,國名。
左傳・襄十四年》:靡奔有鬲氏。〔註〕鬲,國名。今平原縣。

又,《爾雅・釋水》:鬲津,九河之一。〔註〕水多阨狹,可隔以爲津。

又,與隔同。
前漢・五行志》:鬲閉門戸。〔註〕師古曰:鬲與隔同。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與軶同。
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凡爲轅,鬲長六尺。〔註〕鬲謂轅端厭牛領者。

五經文字》:《說文》作[𠮛⿵冂⿱㐅丅],經典相承作

注解

〔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鬲部

〔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é、lì,上中下结构,五行属

〔鬲〕字造字法是象形。金文字形,象饮食器具形。本义是古代炊器。用于烧煮或烹炒的锅,特指类似于鼎状的炊具。

〔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é] ⑴ 〔~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lì] ⑴ 古代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

鬲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鬲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鬲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郞激切頁碼85頁,第24

鬲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从鬲。

䰛鬲或从瓦。

㽁漢令鬲从瓦厤聲。

附注徐鍇繫傳:「上頸也,腹交文謂其刻飾也。」王筠句讀:「字之上象脣,銘往往在脣……皆外象其形,內象其文,下象其足,小篆斷為三截,不甚象也。」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釋甬》:「鬲為純象形文,䰛為加義旁字,㽁則純形聲字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連的反頁碼236頁,第2行,第1

㽁鼎屬也,實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凡鬲之屬,皆從鬲。

鍇注臣鍇曰:「上頸也。腹交文,謂其刻飾也。五觳,六斗也。」

反切………頁碼236頁,第4行,第1

漢令鬲從瓦厤聲。

鍇注臣鍇曰:「漢中蜀地以瓦爲之也。」

反切………頁碼236頁,第4行,第2

鬲或從瓦。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郞激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441頁,第3許惟賢199頁,第3

㽁鼎屬也。

段注《釋器》曰:鼎款足者謂之鬲。

實五觳。

段注《考工記》。陶人爲鬲。實五觳。厚半寸。脣寸。

𣁬𦫵曰觳。

段注大鄭云:觳受三豆。後鄭云:觳受𣁬𦫵。按《瓬人》職云:豆實三而成觳。大鄭本之。今俗本譌爲觳受三𣁬。誤甚。許必言觳所受者。《角部》觳下無此義也。魏三體石經以鬲爲大詰嗣無疆大歷服之歷。同在十六部也。

象腹交文三足。

段注上象其口。㐅象腹交文。下象三足也。《考工記圖》曰款足。按款足,郭云曲腳。《漢・郊祀志》則云鼎空足曰鬲。釋款爲空。郞激切。十六部。

凡鬲之屬皆从鬲。

鬲或从瓦。

段注《楚世家》。楚武公曰:居三代之傳器。登三翮六翼以高世主。小司馬曰:翮亦作䰛。同音歷。三翮六翼謂九鼎。空足曰翮。翼卽耳。事見《爾雅》。按翮者䰛之假借字。翼者釴之假借。九鼎,款足者三,附耳於外者六也。《爾雅》曰:鼎,款足謂之鬲。附耳外謂之釴。

《漢令》鬲。从瓦。厤聲。

段注謂載於令甲令乙之鬲字也。樂浪挈令織作𥿮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篆應作囗。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像開口、器頸、器腹、三足之器。另一例作,像有蓋、頸、腹、三足之器。金文二例,大體和甲文第二例相同,只是多了些飾紋,不影響其音、義。篆文作,沿於甲文第二例以及金文之形,甚為明顯,只是其器蓋、器腹和器頸脫離,稍失其形。隸書作,繼自篆文之形,上增一點,純屬飾畫。楷書之形,則又貼近篆文之。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鬲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70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240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190頁
4說文校箋第116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110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391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67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56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7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9頁,第23字
11標注說文第116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86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350頁【補遺】第16495頁
14通訓定聲第2137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238頁【崇文】第949頁
16說文句讀第334頁
17說文新證第189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27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89頁,第3字
20古字釋要第296頁,第7字

鬲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ype of caldron with three hollow legs; name of a state;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3
  2. Ge (Eig, Fam)​, Radikal Nr. 193 = Kochtopf, Metalltopf
  3. type de chaudron en céramique à trois pieds creux

鬲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鬲(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鬲(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鬲(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鬲(金文·商·商) 金文

鬲(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鬲(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鬲(金文·西周·西周中期或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或晚期

鬲(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鬲(金文·西周·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鬲(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鬲(金文·战国·战国中期) 战国 金文 战国中期

鬲(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鬲(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鬲(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鬲(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鬲(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鬲(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鬲(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鬲(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鬲(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鬲(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鬲(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鬲(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含鬲字的成语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