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yùn ㄩㄣˋ

艹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U+860A
汉语字典

艹部

19画

16画

上下结构

yun

yùn

AXLL

TVFT

EZOL

44912

860A

[1225544442534125221] 横、竖、竖、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撇、点、横、竖、横折、竖、竖、横

蘊字概述

折叠展开

〔蘊〕字拼音是yùn 部首是艹, 总笔画是19画。

〔蘊〕字是上下结构

〔蘊〕字仓颉码是TVFT 五笔是AXLL 四角号码是44912 郑码是EZOL

〔蘊〕字的UNICODE是860A。 十进制为34314,UTF-32:0000860a,UTF-8:E8 98 8A。

〔蘊〕字的异体字是

蘊的笔顺

折叠展开

蘊的意思

折叠展开

1yùnㄩㄣˋ

基本解释

積聚。

蓄藏;包含。

深奧的涵義。如。精蘊。

盛。

尊崇。

通「熅」。悶熱。

通「緼」。亂麻。

佛家用語。梵文skandha的意譯,意為類別。佛家稱色、受、想、行、識為「五蘊」,為對一切有為法的概括和分類。

详细解释

1.形聲。从艸,蘊( yùn ) 聲。本義:積聚,蓄藏。

2.同本義accumulate

薀,積也。 —— 《說文》 按:字亦作「蘊」。蘊,聚也。 —— 《廣雅》芟夷蘊崇之。 —— 《左傳·隱公六年》蓄而弗治將蘊。 ——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而以是相蘊。 —— 《莊子·齊物論》我心蘊結兮。 —— 《詩·檜風·素冠》蘊利生孽,姑使無蘊乎。 —— 《左傳·昭公十年》

蘊積(蘊藏;積聚);蘊哲(蓄藏智慧);蘊藝(藏蓄的才華)

3.包藏;包含contain

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 —— 《莊子》

名词

1.亂麻coarse hemp

[裏媼] 即束蘊請火去婦之家,曰:「吾犬爭肉相殺,請火治之。」 —— 《韓詩外傳》

2.佛教語意爲蔭覆 shadow。也譯作「陰」,如佛經以色、受、想、行、藏爲五陰,也作五蘊。

形容词

1.悶熱 hot

蘊隆(熱氣很盛);蘊暑(酷熱)

2.深奧 profound

蘊藉(雋永);蘊奧(精深的含義);蘊蘊(深厚的樣子)

2wēnㄨㄣ

基本解释

饒。

水草名。

详细解释

1.积聚。

《左传•昭公十年》:“蕴利生孽,姑使无蕴乎?”

这座山蕴藏丰富的资源。

2.包含。

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少蕴才略,壮而有成。”

蕴含。

1.事理精奥之处。

《清史稿•卷九四•乐志一》:“奥义微机,莫探其蕴。”

精蕴、底蕴。

2.乱麻、枯草。

《韩诗外传•卷七》:“今令姑呼汝,即束蕴,请火去妇之家。”

yùnㄩㄣˋ

详细解释

1.包藏;包含。

包蕴、蕴结、蕴含。

2.事理的深奥处。

内蕴、底蕴、意蕴。

3.姓。

yùnㄩㄣˋ

蘊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52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1068頁,第14

標點整理本: 第1039頁,第9

唐韻》:於粉切;《韻會》、《正韻》:委粉切,𡘋音縕。
玉篇》:積也、聚也、蓄也。
詩・大雅》:蘊隆蟲蟲。又,〈檜風〉:我心蘊結。又,《左傳・隱三年》蘋蘩薀藻之菜,《韻會》云應作蘊。〔註〕蘊藻,聚藻,此草好聚生也。

又,聚草以𤑔火曰蘊。
韓詩外傳》:里母朿蘊請火于去婦之家
前漢・召信臣傳》:𤓉蘊火。

又,《類篇》:於問切,音慍──義同。

又,《韻會》與怨通。
荀子・富國篇》:富有天下而無怨財。〔註〕怨同「蘊」。

又,與宛通。
荀子・富國篇》:使民夏不宛暍。〔註〕宛讀爲蘊。

又,與縕通。
易・繫辭》:乾坤,其易之縕耶。又,《羣經音辨》:紆云切,音氳──蘊淪,波也。
爾雅・釋水》:小波爲淪。〔註〕言蘊淪。

又,讀入聲。
莊子・齊物論》:萬物盡然,而以是相蘊。〔註〕於積反。

又,《集韻》:烏昆切,音溫。揚子《方言》:饒也。

注解

〔蘊〕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蘊〕字拼音是yù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縕

〔蘊〕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艸,蘊( yùn ) 聲。本义是積聚,蓄藏。

〔蘊〕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n] ⑴ 積聚。⑵ 蓄藏;包含。⑶ 深奧的涵義。如⑷ 盛。⑸ 尊崇。⑹ 通「熅」。悶熱。⑺ 通「緼」。亂麻。⑻ 佛家用語。梵文skandha的意譯,意為類別。佛家稱色、受、想、行、識為「五蘊」,為對一切有為法的概括和分類。 [wēn] ⑴ 饒。⑵ 水草名。

蘊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蘊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蘊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一下反切於粉切頁碼26頁,第24

異體

薀積也。从艸溫聲。《春秋傳》曰:「薀利生孽。」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反切迂吻反頁碼96頁,第4行,第1

薀積也。從艸溫聲。《春秋傳》曰:「蕰利生孽。」

鍇注臣鍇曰:「《春秋左傳》曰:『芟夷蕰崇之。』但積之低爲藴;堆之高爲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一下反切於粉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59頁,第2許惟賢69頁,第10

薀積也。

段注《左傳》。芟夷薀崇。杜注。薀,積也。又蘋𦾴薀藻之菜注。薀藻,聚藻也。《小雅》都人士,《禮記・禮運》,借菀苑字爲之。

从艸。溫聲。

段注於粉切。十三部。俗作蘊。

《春秋傳》曰:薀利生孽。

段注《左傳》昭十年文。

薀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9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81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77頁
4說文校箋第36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0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08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0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14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6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0頁,第28字
11標注說文第35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30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766頁【補遺】第16244頁
14通訓定聲第320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9頁【崇文】第353頁
16說文句讀第107頁
17古字詁林第一冊,第498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84頁,第9字

蘊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ollect, gather, store; profound; (Budd.) skandha
  2. abholen, einsammeln
  3. accumuler, contenir

蘊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蘊(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蘊(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蘊(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蘊(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