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的笔顺
藤的意思
藤
téngㄊㄥˊ基本解释
①指“白藤”、“紫藤”~条。~椅。~床。
②〔~黄〕➊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➋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
③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本植物。瓜~。葡萄~。顺~摸瓜。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艹,滕声。本义:木本蔓生植物的枝茎) 同本义 cane; rattan; ratan 石角钩衣破,藤枝刺眼新。——杜甫《奉陪郑驸马韦曲》 丹藤翠蔓。——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交加之藤。——[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如:藤杯(滕制的酒杯。也特指酒杯藤的花,因可当作酒杯用而得名);藤子(某些植物的匍匐茎或攀援茎,可编制器物);藤牌(藤制的盾牌);藤鼓(鼓的一种。由藤蒙皮制成);藤轮(藤制的靠枕);藤萝(紫藤的通称);藤纸(古时用藤皮造的纸);藤椅;藤床;藤篮;葡萄藤;瓜藤;爬藤。
藤
téngㄊㄥˊ详细解释
名
1.植物名。棕榈科黄藤属,藤本。茎细长有节,光滑。叶为羽状复叶,丛生枝梢,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细锯齿缘。总叶柄上部特别延长而不生小叶,里侧具逆刺借以攀缘上升。叶鞘满被锐刺。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开黄绿色花,具异臭。果实椭圆形,熟时黄色。茎加工烟熏,为藤工原料,可编制各种家具。
2.蔓生植物的卷须或茎。
葡萄藤、南瓜藤。
3.姓。如明代有藤文泽。
藤
téngㄊㄥˊ详细解释
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46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65頁,第4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36頁,第20字
音《唐韻》、《正韻》𡘋徒登切,音騰。
《說文》:藟也,今總呼草蔓延如藟者。
音又,《集韻》:苰藤,草名,胡麻也。
例又,州名。
《韻會》:隋攺永平州爲藤州。
《唐書・李嗣眞傳》:來俊臣獄興,嗣眞上書流藤州。
注解
〔藤〕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藤〕字拼音是té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滕,五行属木。
〔藤〕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éng] ⑴ 指“白藤”、“紫藤”⑵ 〔~黄〕➊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➋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⑶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
藤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登切頁碼第437頁,第18字續丁孫
𦪝
異體縢
緘也。从糸𦩎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五反切徒登切頁碼第1036頁,第7行,第1字述
緘也。從糸朕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徒登切古音第六部頁碼第2628頁,第4字許惟賢第1143頁,第8字
緘也。
段注亦所以束者也。《周書》有《金縢》。凡艸之藟,木之蘽曰縢。俗作藤。
从糸。𦨶聲。
段注徒登切。六部。
縢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864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111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82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80頁,第9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519頁,第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917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3225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6448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76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45頁,第5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55頁,第1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582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2750頁【補遺】第1792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69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138頁【崇文】第45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893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1227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1211頁,第4字 |
藤字的翻译
- rattan, cane; creeper plant
- Absenker (S), Kletterpflanzen (S), Ranke (S), Rattan (S), Rebe (S, Bio), Rotang (S), Schlingpflanzen (S), spanisches Rohr (S)
- liane, plantes grimpantes, rotin
藤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