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huàn ㄏㄨㄢˋ

口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U+559A
汉语字典

口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huan

huàn

KQMD

RNBK

JRLG

67084

559A

[251352534134] 竖、横折、横、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撇、点、横、撇、捺

喚字概述

折叠展开

〔喚〕字拼音是huàn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12画。

〔喚〕字是左右结构

〔喚〕字仓颉码是RNBK 五笔是KQMD 四角号码是67084 郑码是JRLG

〔喚〕字的UNICODE是559A。 十进制为21914,UTF-32:0000559a,UTF-8:E5 96 9A。

〔喚〕字的异体字是

喚的笔顺

折叠展开

喚的意思

折叠展开

huànㄏㄨㄢˋ

基本解释

同“”。

详细解释

1.喊、叫。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唐•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唤醒、呼唤、召唤。

2.招之使来。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虑诸公不奉诏,于是先唤周侯、丞相入。”唐•杜甫〈愁〉诗:“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冷冷非世情。”

3.鸣。

唐•杜甫〈白沙渡〉诗:“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宋•陆游〈细雨〉诗:“美睡常嫌莺唤起,清愁却要酒阑回。”

huànㄏㄨㄢˋ

详细解释

1.呼叫。

不闻爷娘唤女声、千呼万唤始出来。

2.叫做。

北方小里弄唤作胡同。

3.用以招引鸟兽或顾客的响器。

唤头。

huànㄏㄨㄢˋ

喚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0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99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26頁,第34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𡘋音煥。
說文》:呼也。王褒〈洞簫賦〉:哮呷𠯝喚。〔註〕大聲也。

又,韓愈〈贈同遊〉詩:喚起窻全曙。〔註〕黃庭堅云:喚起,禽名,聲如人,絡繹員轉淸亮,偏於春曉鳴,江南謂之春煥。
復齋復錄》:予嘗讀唐顧渚山茶記曰:顧渚山中有鳥,如鸜鵒而色蒼,每至正二月作聲,曰春起也,三四月云春去也,採茶人呼爲煥春鳥。

說文》古通作奐,《玉篇》本作嚾,《集韻》亦作讙。

注解

〔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喚〕字拼音是hu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奐

〔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àn] ⑴ 同“唤”。

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喚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呼貫切頁碼45頁,第22

喚𧦝也。从口奐聲。古通用奐。

附注鄭珍新附考:「《玉篇》『𡅽』注云:『與喚同。』《廣韻》『喚』重文作『𡅽』。知《說文》『𡅽,呼也』,即古呼喚字。徐氏殆未識也。謂『古通用奐』,無稽。」

白话解释

唤,呼叫。字形采用“口”作边旁,“奂”作声旁。古代“奂”与“唤”通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字形從口、奐聲。從口,指發聲的部位;奐聲,表示音讀。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喚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5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130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11頁
4說文校箋第62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54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90頁,第3字
7說文探原第866頁,第1字
8說文集注第295頁,第1字
9說文標整第35頁,第7字
10標注說文第60頁,第17字
11說文注箋第474頁,第1字
12說文詁林第2282頁
13古字詁林第二冊,第151頁,第1字
14古字釋要第148頁,第6字
15新附通誼第7頁,第2字

喚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all, summon; invite; be called
  2. aufrufen, holen
  3. appeler

喚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喚(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喚(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喚(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喚(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