厺
笔顺 反馈

复制

ㄑㄩˋ

厶部 共5画 上下结构 U+53BA
汉语字典

厶部

5画

3画

上下结构

qu

DCU

KI

GDZS

40732

53BA

[13454] 横、撇、捺、撇折、点

厺字概述

折叠展开

〔厺〕字拼音是qù 部首是厶, 总笔画是5画。

〔厺〕字是上下结构

〔厺〕字仓颉码是KI 五笔是DCU 四角号码是40732 郑码是GDZS

〔厺〕字的UNICODE是53BA。 十进制为21434,UTF-32:000053ba,UTF-8:E5 8E BA。

〔厺〕字的异体字是

厺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ㄑㄩˋ

基本解释

古同“”。

厺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厶部

武英殿刻本: 第381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4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94頁,第37

說文》去本字,从大,厶聲。

注解

〔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厶部

〔厺〕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大、厶

〔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qù] ⑴ 古同“去”。

厺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厺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厺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丘據切頁碼158頁,第4

異體厺、去

㚎人相違也。从大𠙴聲。凡去之屬皆从去。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去』字有兩體:一从大、从口,會張大口而不闔(大形包住口形或凵形),其後起字作『呿』;一本象器上有蓋,即『盍』字初文(大形與口形或凵形分離)。金文以下二形不分,或加義符彳、辵,加強離去之意。器蓋的意義則很少見到了。」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氣恕反頁碼400頁,第2行,第1

㚎人相違也。從大𠙴聲。凡去之屬,皆從去。

鍇注臣鍇曰:「𠙴即飯器也。大象人也。《論語》曰:『違之之一邦。』違之,去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丘據切古音第五部頁碼851頁,第3許惟賢377頁,第4

㚎人相違也。

段注違,離也。人離故从大。大者,人也。

从大。𠙴聲。

段注丘據切。五部。

凡去之屬皆从去。

白话解释

去,两人相背而行。字形采用“大”作边旁,采用“凵”作声旁。所有与去相关的字,都采用“去”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由大和構成。大義為「人」,表「都邑」,會以人離都邑(《假借遡原》,P.245)。金文、戰國文字和甲文之形相同。篆文作,應上從大,下為之省形,音、義和甲文、金文、戰國文字之形無異。字經隸書,第一例作,形變甚大;第二例作,自也失形不少。楷書即沿其第二例以定體。以上諸形,都由大、二字構成,又和大、二字沒聲音關係,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去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1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412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320頁
4說文校箋第204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197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700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22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77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2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5頁,第23字
11標注說文第203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162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242頁【補遺】第16773頁【後編】第18192頁
14通訓定聲第172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19頁【崇文】第1673頁
16說文句讀第625頁
17說文新證第420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22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06頁,第3字

厺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go; dep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