㗗
字义 反馈

复制

bǎi ㄅㄞˇ

口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U+35D7
汉语字典

口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bai

bǎi

KLRF 86 、 KERF 98

RSHWJ

JYNE

66440

35D7

[2515332511312]

㗗字概述

折叠展开

〔㗗〕字拼音是bǎi 部首是口, 总笔画是13画。

〔㗗〕字是左右结构

〔㗗〕字仓颉码是RSHWJ 五笔是KLRF 86 、 KERF 98 四角号码是66440 郑码是JYNE

〔㗗〕字的UNICODE是35D7。 十进制为13783,UTF-32:000035d7,UTF-8:E3 97 97。

〔㗗〕字的异体字是

㗗的意思

折叠展开

详细解释

拼音bēi。分别, 分离,分解。

㗗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9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202頁,第38

標點整理本: 第131頁,第1

集韻》:補買切,音擺。
玉篇》:別也。

又,《集韻》:部買切,罷上聲。
博雅》:裂也。

注解

〔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㗗〕字拼音是bǎ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𠮠、卑

㗗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㗗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㗗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府移切頁碼128頁,第7

𠕩

異體

𠕩別也。从冎卑聲。讀若罷。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賓而反頁碼330頁,第7行,第2

𠕩別也。從冎𤰞聲。讀若罷。

鍇注臣鍇曰:「若骨肉之分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府移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656頁,第1許惟賢292頁,第11

𠕩別也。从冎。卑聲。讀若罷。

段注府移切。十六部。罷聲古音在十七部。合韵也。脾與𠂢𧖴字音義相近。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馬融《廣成頌》,「擺牲[班]禽」。《周禮》「疈辜」,故作「罷辜」。劈或作擘,《禮記》作「拍豚」。披、詖古只作皮。擺擘,擘十六部,𠕩十七部(本字)。

㗗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5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338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265頁
4說文校箋第168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160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56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98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31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2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01頁,第7字
11標注說文第164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127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424頁
14通訓定聲第210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37頁【崇文】第1345頁
16說文句讀第493頁
17章授筆記第175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05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423頁,第1字

㗗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separate; to part, to split; to crack, to rend; to rip open

㗗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㗗(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㗗(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