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都隊切頁碼第79頁,第4字續丁孫
𡭊
譍無方也。从丵从口从寸。
對
𡭊或从士。漢文帝以爲責𡭊而爲言,多非誠𡭊,故去其口以从士也。
附注段注本作「對,𡭊或从士。」按:甲骨文、金文「對」字從丵,從土,從寸,隸書亦從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得悔反頁碼第219頁,第4行,第2字述
譍無方也。從丵、口、寸。
鍇注臣鍇曰:「有問則對,非一方也。張釋之曰『嗇夫喋喋』是也。寸,法度也。會意。」
反切………頁碼第219頁,第5行,第1字述
𡭊或從士。漢文帝以爲責對而爲言,多非誠對,故去其口,以從士也。
鍇注臣鍇曰:「漢文帝幸虎圈,問守尉。禽獸簿守尉不能對,嗇夫從㫄代對,甚悉文帝悅。張釋之曰:『秦以利口而亡,周勃張相如似不能言者。』帝感悟,責對者見責問而對,故云非誠。《易》曰:『尚口乃窮。』故去口。士,事也,取事實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都隊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410頁,第3字許惟賢第185頁,第3字
𧭭無方也。
段注《聘禮》注曰:對,荅問也。按對荅古通用。云𧭭無方者,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以大者則大鳴。叩以小者則小鳴也。無方故從丵口。
从丵口。从寸。
段注寸,法度也。丵口而一歸於法度也。都隊切。十五部。
𡭊或从士。漢文帝㠯爲責對而面言。
段注依《廣韵》訂。
多非誠對。故去其口㠯從士也。
段注鍇曰:士,事也。取事實也。按篇,韵皆作土。未知孰是。趙氏明誠曰:據古鐘鼎皆作對。是漢文亦從古耳。非肊更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士並非漢文帝所造,如武則天造十三字。非盡造也,用古字耳。
應無方,故从丵。檢《小學答問》。
白话解释
对,回答问题不拘泥方法。字形采用“丵、口、寸”会义。汉文帝认为,在被责问的情况下回答问题,多半不是诚实的回答,所以去 掉“对”字的“口字边”,而采用“士”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與金文都像朝著樹用手栽種培土的樣子,表示朝向的意思。《說文》所錄篆文作從「丵」、「口」,從「寸」,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丵」,指草木叢生,有多的意思;「丵」、「口」表示應答可以有很多種;「寸」表示守分寸。指應答詢問沒有一定內容,所謂「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禮記‧學記》)」。但是雖然應對不同,還是要守住原則。《說文》中又附另一重文,把「口」換成「士」,取士以誠對策的意思。隸書、楷書皆從篆文而稍有變化。
對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57頁,第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224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7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09頁,第3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02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63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628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460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536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65頁,第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09頁,第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807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3209頁【補遺】第1647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60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225頁【崇文】第89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310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69頁,第1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119頁,第2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三冊,第160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280頁,第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