䎽
复制
耳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43B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䎽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無分切頁碼第399頁,第12字續丁孫
聞
知聲也。从耳門聲。
䎽
異體𦖫
古文从昏。
附注徐鍇繫傳「知聞也」作「知聲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古文从昏聲。」于省吾《殷契駢枝續編》:「(甲骨文)本象人之跪坐以手掩面傾耳以聽外警」之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無云反頁碼第960頁,第2行,第2字述
知聲也。從耳門聲。
反切………頁碼第960頁,第2行,第3字述
古文聞從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無分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366頁,第4字許惟賢第1028頁,第9字
知聲也。
段注往曰聽。來曰聞。《大學》曰:心不在焉。聽而不聞。引申之爲令聞廣譽。
从耳。門聲。
段注無分切。十二部。
古文从昏。
段注昏聲。
白话解释
闻,听说,了解。字形采用“耳”作边旁,“门”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像人跽坐而以手附耳,表示仔細聽聞。金文形變,耳朵移至右下方,人字上又加三點飾筆。戰國文字轉為形聲字,或作從耳、昏聲,《說文》古文承此而來;或作從耳、門聲,篆文承此而來。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聞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87頁,第11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03頁,第9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5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22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72頁,第5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732頁,第1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926頁,第3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85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516頁,第3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3頁,第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01頁,第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157頁,第3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685頁【補遺】第1777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216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38頁【崇文】第41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03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842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582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101頁,第4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