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食列切頁碼第66頁,第1字續丁孫
舌
在口,所以言也、別味也。从干从口,干亦聲。凡舌之屬皆从舌。
鉉注徐鍇曰:「凡物入口必干於舌,故从干。」
附注按:甲骨文像張口舌向前伸有所移動之形。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口,上象舌形,小點表示口水。」
蔣注《新加九經字樣》:舌,在口所以言,從干從口,上《說文》,下俗字。案:電腦字體中從干從口與從千從口之字不別,宜注意選擇相應字體。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時哲反頁碼第186頁,第5行,第1字述
在口所以言也,別味也。從干、口,干亦聲。凡舌之屬,皆從舌。
鍇注臣鍇曰:「凡物入口,必干於舌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食列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344頁,第3字許惟賢第155頁,第9字
在口所㠯言別味者也。
段注言下各本有也。剩字。者依《韵會》補。口下曰:人所以言食也。口云食。舌云別味。各依文爲義。舌后字有互譌者。如《左傳》舌庸譌后庸,《周書》美女破后譌破舌是也。
从干口。
段注干,犯也。言犯口而岀之。食犯口而入之。
干亦聲。
段注干在十四部。與十五部合韵。食列切。十五部。
凡舌之屬皆从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从干不可解。段說亦牽强。○案:是倒入意。
白话解释
舌,在口中,用以言说、辩味的器官。字形采用“口、干”会义,“干”也是声旁。所有与舌相关的字都采用“舌”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像口中伸出舌頭的樣子,則在舌邊多出三點,代表唾液,不影響其音、義,屬合體象形。金文三例舌面多一文理,或口、曰相通,餘點也屬唾液。戰國文字二例,一如金文第三例,僅「曰」換作「口」而已。戰國文字作、,篆文訛變作,而成從干、從口。字經隸書,形變作、,頗失其形,楷書則承篆文而定體。以上諸形,都由口或曰加不成文的舌頭實象而成,不受有無唾液的影響。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有學者以舌從口、?會意。?,音ㄖㄣˇ(rěn),義為飪氣上升,和口結合,以表進食知味(《文字析義》,P.33),可備一說。
舌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30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88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52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89頁,第7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84頁,第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292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50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214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38頁,第2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53頁,第7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90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67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827頁【補遺】第16410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756頁,第3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85頁【崇文】第73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57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145頁,第2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99頁,第3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650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237頁,第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