𡺛
复制𡺛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去羊切頁碼第115頁,第22字續丁孫
𠒌
異體羌
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南方蠻閩从虫,北方狄从犬,東方貉从豸,西方羌从羊:此六種也。西南僰人、焦僥,从人;蓋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唯東夷从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有以也。
𡸓
異體𡺛、𡹽
古文羌如此。
附注按:羌為殷之敵國,殷與羌人戰,常將俘虜的羌人捆綁回國,故甲骨文又作身加縲紲之形,金文因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七反切邱香反頁碼第302頁,第2行,第1字述
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南方蠻閩從虫,北方狄從犬,東方貉從豸,西方羌從羊,此六種也。西南僰人、僬僥從人,葢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惟東夷從大,大,人也。夷俗仁,仁者夀,有君子不死之國。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乘桴浮於海,有以也。」
鍇注臣鍇曰:「東方,仁方也。會意。」
反切………頁碼第302頁,第4行,第1字述
古文羌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四上反切去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584頁,第3字許惟賢第261頁,第3字
西戎。
段注句。按此當有也字。《商頌》自彼氐羌。箋云:氐羌,夷狄國在西方者也。《王制》曰:西方曰戎。是則戎與羌一也。
羊穜也。
段注各本作从羊人也。《廣韵》、《韵會》、《史記・索隱》作牧羊人也。學者多言牧羊人爲是。其實非也。下文言僰焦僥字乃从人。東夷字乃从大。南方蠻閩字从虫。以其蛇穜也。北方狄字从犬。以其犬穜也。東北方貉字从豸。以其豸穜也。故字皆不从人。假令羌字从人牧羊。則旣人之矣。何待僰僥字始从人哉。且何不入《儿部》而入《羊部》哉。是則許謂爲羊穜。與蛇穜,犬穜,豸穜一例。各本作牧羊人。似取《風俗通》竄改。《御覽》引《風俗通》曰: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因以爲號。按應氏《風俗通》其語有襲用《說文》者。有竄改《說文》者。其說貉不从豸穜之說亦見《御覽》。則說羌不从羊穜正同。今正。
从羊儿。
段注各本作从人从羊。誤也。今正。羊儿者,羊穜而人胻也。
羊亦聲。
段注去羊切。十部。
南方蠻閩从虫。
段注見《虫部》。南方蠻。東南閩越。此云南方者,槩言之。
北方狄从犬。
段注見《犬部》。
東方貉从豸。
段注見《豸部》。《豸部》云北方。此云東者,謂東北方也。
西方羌从羊。此六穜也。
段注上文祇有四穜。不得言六。或云此當作有謂羌有六穜。《明堂位》、《爾雅》所云六戎也。今按亦非文義。當云皆異穜也。以引下文从人从大之字。
西南僰人,焦僥从人。
段注僰人之人賸字。焦各本作僬。誤。僰僥字皆見《人部》。
葢在坤地。頗有順理之性。
段注坤,順也。在西南。此說僰僥字得从人之意。
唯東夷从大。
段注《大部》曰:夷,平也。从大弓。東方之人也。
大,人也。
段注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僰,焦僥略有人性。故進之。字从人。東夷俗仁。故又進之。字从大。
夷俗仁。仁者壽。有君子不死之國。
段注《山海經》有君子之國。有不死民。《後漢書・東夷傳》曰:仁而好生。天性柔順。易以道御。有君子不死之國焉。
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乗桴浮於海。
段注見《論語・公冶長》篇,《子䍐》篇。
有㠯也。
段注《漢・地理志》曰:東夷天性柔順。異於三方之外。故孔子悼道不行。設桴於海。欲居九夷。有以也夫。自南方蠻閩巳下。揔論四夷字各不同之意。
古文羌如此。
段注不得其說。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羌(羊種)。四夷惟羌字从人,中國人種從西方來也。姜亦从羊,姜戎在敦煌,羌水在甘肅。
姜,天水郡,是从羌戎來,非太公姓姜也。姬姒之姓久亡。
西戎也。四夷唯羌字从人,因中國人來自西方,故獨戎字不與以惡名,戎、人聲亦相轉。
白话解释
羌,西戎部落的牧羊人。字形采用“人、羊”会义。南方蛮闽的“闽”,字形采用“虫”作边旁,北方边狄的“狄”,字形采用“犬” 作边旁,东方貉的“貉”,字形采用“豸”作边旁,西方羌族的“羌”,字形采用“羊”作边旁:这些代表六种人。西南僰人、僬僥,字形都采用“人”作边旁;大概是因为他们处在坤地,颇有顺理的品性。只有东夷的“夷”采用“大”作边旁。“大”字,其实就是“人”字。夷地民俗仁厚,仁厚的人长寿,那里有君子不死之国。孔子说:“我们所在的地区道义不被推行,所以有人想去往九夷之地,于是乘桴筏漂浮于东海。”大概有这事吧。
字形解说
甲骨文「羌」字有兩種構形,一種從人、從羊,像頭戴羊角形飾物的人形。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或寫作「羌」下從「糸」,因古代羌為殷之敵國,常被殷人俘獲,從事農作,甚至當作祭祀的祭品。「糸」為繩子,有「綑綁」之義,表示本義為被繩索捆綁的羌族俘虜。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金文與甲骨文構形相同,只是在人形增飾圓形羨符;有的人形脖子上還增添一、二短橫的羨符,羊角形飾物逐漸變為「羊」形。戰國文字繼承金文,人形有時轉向右側,有時「人」形替換為「?」形。《說文‧羊部》:「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聲。」羊表示音讀,兼表「放牧」、「牧羊」的意思,表示羌的本義為牧羊為生的民族。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篆文「羊」形與「人」形分離,和隸書、楷書的字形基本相同。規範字作「{font face='SimSun'}羌{/font}」,「羊」下豎筆與下半「儿」的撇筆連成一筆,不分成兩筆;教育部標準字作「羌」,豎、撇分成兩筆。
羌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27頁,第1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07頁,第8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41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53頁,第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46頁,第21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517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891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08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752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91頁,第2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50頁,第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139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116頁【補遺】第16615頁【補編】第14887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534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02頁【崇文】第120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38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299頁,第2字 |
18 | 章授筆記 | 第163頁,第2字 |
19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186頁,第1字 |
20 | 古字釋要 | 第388頁,第4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