篸
笔顺 反馈

复制

cēn ㄘㄣ zān ㄗㄢ cǎn ㄘㄢˇ

⺮部 共17画 上下结构 7BF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部

17画

14画

上下结构

cen zan can

cēn zān cǎn

TCCE

HIIH

MZOP

88202

7BF8

[31431454545434333] 撇、横、点、撇、横、点、撇折、点、撇折、点、撇折、点、撇、捺、撇、撇、撇

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39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896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856頁,第15

集韻》:疏簪切,音森。
說文》:差也。一曰竹長貌。

又,《集韻》:初簪切,音梫──篸𥰭,竹貌。

又,洞簫也。
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註〕參差,洞簫。一作篸𥰭
風俗通》:舜作簫,其形參差,象鳳翼參差不齊之貌。〈洞簫賦〉:吹參差而入道德。

又,《廣韻》作含切;《集韻》、《正韻》:祖含切──𡘋同「簪」。
博雅》:𥯖謂之簪。或作𥸢,或作篸。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江作靑羅帶,山爲碧玉篸。

又,《廣韻》:側岑切;《集韻》:緇岑切,𡘋音斟──同鍼、針,所以綴衣。

又,《廣韻》、《集韻𡘋作紺切;《篇海》:簪去聲──以針篸物也。

注解

〔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篸〕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ēn、zān、cǎ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參,五行属

〔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ēn] ⑴ 〔~差〕古同“参差”,长短或粗细不齐。 [zān] ⑴ 缝衣针。⑵ 古通“簪”。⑶ 缀,插。 [cǎn] ⑴ 方言,一种簸箕。

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