盭
复制
皿部 共20画 上下结构 76E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皿部
武英殿刻本: 第1909頁,第16字
同文書局本: 第798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755頁,第13字
例《唐韻》、《集韻》:《韻會》𡘋與戾同。
《史記・司馬相如傳》:盭夫爲之垂。〔張揖註〕狼戾之夫也。
《前漢・膠西于王傳》:爲人賊盭。〔註〕古戾字。
《史記》作戾。
例又,違也。
《前漢・張耳陳餘贊》:何鄕者慕用之誠,後相背之盭也。
例又,疾名。賈誼〈治安策〉:病非徒瘇也,又苦𨂂盭。〔師古註〕𨂂同「蹠」,言足蹠反戾不可行也。
例又,胝也。
《呂氏春秋》:陳有惡人,長肘而盭。
例又,山名。
《史記・霍去病傳》:率戎士踰烏盭。
例又,與綟通。
《前漢・百官公卿表》:諸侯王金璽盭綬。〔註〕盭,草名。出琅邪平昌縣,似艾,可染綠,因以名綬也。
《晉書・載記》作綠綟綬。
音又,《廣韻》:練結切;《集韻》:力結切,𡘋音𥸸──義同。
例《說文》本作𥃎,省从𧗑,讀若戾。徐鉉曰:𧗑者,繫辠人見血也,弼戾之意。
《說文長箋》亦作。
注解
〔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皿部。
〔盭〕字拼音是l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盩、幺、;、𢿐、皿。
〔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ì] ⑴ 同“戾”,乖违:“何乡者慕用之诚,后相背之~也?”⑵ 通“綟”,绿色:“金玺~绶。”
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