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亅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0頁,第11字
同文書局本: 第85頁,第1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頁,第27字
音《唐韻》:盧鳥切;《集韻》、《韻會》:郎鳥切;《正韻》:盧皎切,𡘋聊上聲。
《增韻》:決也。
《廣韻》:慧也,曉解也。
《後漢・孔融傳》:融年十二聰慧。陳煒曰:小而了了,大未必奇。又,《宋書・戴法興傳》:彭城王覓一了了令史,得法興,使爲之。
例又,訖也,畢也。
《晉書・傅毅傳》: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杜甫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靑未了。
例又,揚子《方言》:了,快也。秦曰了。
例又,秦吉了,鳥名。
《仇池筆記注》:似鸚鵡,腦有肉冠,能言笑。
注解
〔了〕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亅部。
〔了〕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iǎo、le,独体字,五行属火。
〔了〕字造字法是象形。从子,无臂。小篆字象婴儿束其两臂形。初生的婴儿,往往束其两臂而裹之。本义是束婴儿两臂。
〔了〕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liǎo] ⑴ 明白,知道⑵ 完结,结束⑶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⑷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㈡ [le] ⑴ 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⑵ 助词,用在句子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变化,表示出现新的情况
了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了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