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81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36頁,第5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005頁,第5字
古文: 𦭂
音《唐韻》:古顏切;《集韻》:居顏切,𡘋音姦。
《玉篇》:茅屬也。
《詩・小雅》:白華菅兮。〔疏〕巳漚爲菅㊟。
《左傳・昭二十年》:無棄菅蒯。〔註〕菅似茅,滑澤無毛,筋宜爲索,漚與曝尤善。
例又,《左傳・昭二十七年》:或取一編菅。〔杜註〕苫也。
《山海經》:白菅爲席。
例又,《管子・牧民論》:野蕪曠,則民乃菅。〔註〕謂莩色也。
例又,姓。
《正字通》:漢有菅禹,唐有菅崇嗣。
音又,古頑切,音關。
《春秋・隱十年》:公敗宋師于菅。〔註〕菅,宋地。
音又,《韻補》:圭𤣥切,音涓。
《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菅」,叶下晤言韻。
注解
〔菅〕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菅〕字拼音是jiā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官,五行属木。
〔菅〕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官声。本义是菅茅。
〔菅〕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ān] ⑴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很坚韧,可做炊帚、刷子等。杆、叶可作造纸原料⑵ 通“蕑”。兰草。⑶ 通“姦”⑷ 姓。
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