膚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74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992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959頁,第13字
音《廣韻》:甫無切;《集韻》、《韻會》:風無切;《正韻》:方無切,𡘋音跗。
《說文》籀文作臚。
《玉篇》:皮也。
《廣韻》:皮膚。
《釋名》:膚,布也,布在表也。
《詩・衞風》:膚如凝脂。
《易・噬嗑》:六二噬膚。〔註〕膚者,柔脃之物也。
例又,豕肉爲膚。
《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註〕膚,豕肉也。
音又,切肉爲膚。
《禮・內則》:脯羹、兔醢、麋膚。〔註〕膚,切肉也。
例又,《博雅》:美也。
《詩・豳風》:公孫碩膚。〔傳〕膚,美也。
例又,《博雅》:傳也。〔又〕離也。〔又〕剝也。
例又,大也。
《詩・小雅》:以奏膚公。〔傳〕膚,大也。
例又,《韻會》:膚淺,喻在皮膚,不深也。
音又,《正韻》:四指爲膚。
《公羊傳・僖三十一年》:膚寸而合。〔註〕側手爲膚。
例又,膚受。
《論語》:膚受之愬。
《書・盤庚》:今汝聒聒起信險膚。〔傳〕起信險僞膚受之言也。
例又,地名。
《前漢・郊祀志》:凡四祠于膚施。〔註〕膚施,上郡之縣也。
例又,人名。
《前漢・古今人表》:陽膚。
音又,《集韻》:凌如切,音臚──義同。
音又,《韻補》叶音浮。
《易林》:范子妙材,戮辱傷膚;後相秦國,封爲應侯。
注解
〔膚〕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膚〕字拼音是fū,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虍、胃。
〔膚〕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肉,盧省聲。本义是人的皮膚。
〔膚〕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fū] ⑴ 皮肤,人体表面的皮。如:切肤之痛。《玉篇•肉部》:“膚,皮也。”《廣韻•虞韻》:“膚,皮膚。”⑵ 树皮。《後漢書•宦者傳•蔡倫》:“(蔡)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⑶ 禽兽的肉。《廣雅•釋器》:“膚,肉也。”又特指猪肉。《儀禮•聘禮》:“膚、鮮魚、鮮腊,設扃鼎。”又特指胁革肉。《儀禮•少牢饋食禮》:“雍人倫膚九,實于一鼎。”⑷ 切细的肉。《禮記•内則》:“脯羹,兔醢,麋膚,魚醢。”⑸ 浅薄;浮浅。如:肤浅;肤泛;肤廓。《正字通•肉部》:“膚,文辭卑薄曰膚,喻在皮膚不深也。”⑹ 大。《詩•小雅•六月》:“薄伐玁玀狁,以奏膚公。”⑺ 美。《廣韻•虞韻》:“膚,美也。”⑻ 分布。《釋名•釋形體》:“膚,布也,布在表也。”⑼ 离。《廣雅•釋詁三》:“膚,離也。”⑽ 剥。《廣雅•釋言》:“膚,剥也。”⑾ 通“扶”。古长度单位。四指宽为一肤。《洪武正韻•模韻》:“膚,四指為膚。”㈡ [lú] ⑴ 同“臚”。1。肚腹前部。《集韻•魚韻》:“臚,腹前曰臚, 籀省。” 2。传。《廣雅•釋詰四》:“膚,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