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片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56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694頁,第3字
標點整理本: 第647頁,第1字
音《唐韻》:徒叶切;《集韻》、《韻會》:達協切,𡘋音疊。
《說文》:札也。从片,枼聲。
《廣韻》:書板曰牒。
《左傳・昭十五年》:右師不敢對,受牒而退。〔疏〕牒,札也。
《戰國策》:孟嘗君乃取所怨五百牒削之,不敢以爲言。
《前漢・路溫舒傳》:取澤中蒲,截以爲牒。〔註〕小𥳑曰牒。又,〈匡衡傳〉:但以無階朝廷,故隨牒在遠方。〔註〕隨牒,謂隨選補之恆牒。
例又,《玉篇》:譜也。
《史記・封禪書》:有玉牒書。〈太史公自序〉:取之譜牒。
例又,《淮南子・本經訓》:積牒旋石以備修碕。
例又,《後漢・王符傳》:皆服文組綵牒。〔註〕牒卽今疊布。
例又,揚子《方言》:牀上板。衞之北郊,趙魏之閒謂之牒。
例又,《增韻》:官府移文謂之牒。又,《韻會》:訟辭亦曰牒。
例《說文》本作𤗣,《韻會》通作諜。
注解
〔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片部。
〔牒〕字拼音是dié,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片、枼,五行属火。
〔牒〕字造字法是会意。从片,葉( yè )声。古时木片也常用作书写材料,故从“片”。本义是简札。
〔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ié] ⑴ 文书,证件
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