瑇
复制
王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7447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瑇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60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736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688頁,第19字
音《廣韻》:徒耐切;《集韻》、《韻會》:待戴切;《正韻》:度耐切,𡘋音代。
《廣韻》:瑇瑁。
《正字通》:瑇瑁生南海,介屬,狀似龜黿,殼稍長,背有甲十二片,黑白班文,邊缺如鋸齒,無足,有四鬣,前長後短,煮其甲,柔如皮,因以作器。顧玠《海槎錄》云:老者甲厚色明,小者甲薄色暗。世言鞭血成班,謬也。取時必倒懸其身,用熱醋潑之,甲逐片墜下。陸佃曰:瑇瑁不再交,望卵影抱,謂之護卵。應劭曰:雄曰瑇瑁,雌曰觜蠵。一說瑇瑁六葉,厚而黃,其僞者則以石灰、鉛粉、鹻水點牛角爲之。
例又,瑁遺精,蛟魚吞食吐出,年深結塊者爲撒八兒,價如金。見劉郁《西域記》。互詳瑁字註。
音又,《廣韻》、《集韻》:徒沃切;《正韻》:徒谷切,𡘋音毒──義同。
例《正字通》:瑇,俗作玳。
《文選》从虫作蝳蝐。歐陽詢〈飛白書〉及《字詁》、崔希裕《略古》皆从甲作𣫹𤲰,〈王莽傳〉省作毒冒。
注解
〔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瑇〕字拼音是d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
〔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ài] ⑴ 同“玳”。
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