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魚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19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69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66頁,第27字
古文: 䱈
音《唐韻》:旨夷切;《集韻》:蒸夷切,𡘋音脂。
《說文》:魚䏽醬也,出蜀中。一曰鮪魚名。
音又,《集韻》:市之切,音時──義同。
音又,《廣韻》:渠脂切;《集韻》:渠伊切,𡘋音祁──鮓也。
《爾雅・釋器》:魚謂之鮨。〔註〕鮓屬也。
《類篇》或作𩷾。
音又,《集韻》:硏計切,音詣──魚名。
《山海經》:諸懷之水,西流注于囂水,其中多鮨魚而大首,其音如嬰兒,食之已狂。
注解
〔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魚部。
〔鮨〕字拼音是y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魚、旨。
〔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ì] ⑴ 鱼,体细长而侧扁,红色或褐色,有斑纹。口大,可以伸缩,牙细而尖。生活于海洋中,有的进入淡水。⑵ 古指鲵鱼:“(北嶽之山)诸怀之水出焉……其中多~鱼。鱼身而犬首,其音如婴儿。”
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