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36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88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5頁,第19字
音《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𡘋音燕。
《說文》:嗌也。
《玉篇》:咽喉也。
《韻會》:《醫經》云:咽者嚥水,㬋者𠋫氣。
《戰國策》: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
《集韻》或作胭、㖶、𦝪。
例又,《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音又,《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𡘋音淵。
《集韻》本作𪔱,引《詩》鼗鼓𪔱𪔱。或作咽。
〇〔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音又,《集韻》:於巾切,音駰。
《詩・魯頌》:鼓咽咽。〔傳〕咽咽,鼓節也。
《集韻》或作鼝、𪔱、𪔗,亦書作鼘。
《六書故》:淵淵咽咽,,其聲不同。淵淵狀鼓聲多而遠,咽咽聲近而疉。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音又,《廣韻》:於甸切。
《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𡘋音晏。
《廣韻》本作嚥,吞也。
《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音又,《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𡘋音噎。
《廣韻》:哽咽。
《集韻》:聲塞也。〈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例又,塞也。
《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例又,《廣韻》同「噎」。詳噎字註。
注解
〔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咽〕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ān、yàn、y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因,五行属土。
〔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因声。本义是咽头。
〔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yān] ⑴ 口腔后部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分三部分,上段与鼻腔相对称“鼻咽”;中段与口腔相对称“口咽”;下段在喉的后部称“喉咽”。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路(亦称“咽头”)㈡ [yàn] ⑴ 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道里去㈢ [yè] ⑴ 阻塞,声音因阻塞而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