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无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58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485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434頁,第18字
古文: 𠑶
音《唐韻》:武夫切,音巫。
《說文》:𣞣,亡也。奇字。无通𣞣。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
《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
《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
《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攺也。
音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
注解
〔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无部。
〔无〕字拼音是wú,独体字,可拆字为二、、!、一、尢,五行属水。
〔无〕字造字法是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是乐舞。
〔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wú] ⑴ 没有,与“有”相对;不
无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无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