𤎅
复制
火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2438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𤎅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25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680頁,第41字
標點整理本: 第631頁,第11字
音《唐韻》:五牢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𡘋音敖。
《說文》本作𤏺,乾煎也。揚子《方言》:凡以火而乾五穀之類,自山而東,齊楚以往,謂之熬。
《禮・內則》:煎醢加于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
《周禮・地官・舍人》:共飯米熬穀。
《後漢・邊讓傳》:少汁,則熬而不可熟。
例又,與嗸通。
《前漢・陳湯傳》:衆庶熬熬苦之。〔註〕愁聲。
例《說文》或作䵅,《集韻》或作𩱏。
注解
〔熬〕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熬〕字是多音字,拼音是āo、á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敖、灬,五行属火。
〔熬〕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火,敖声。本义是煎干;炒干。
〔熬〕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āo] ⑴ 烹调方法,把蔬菜等放在水里煮㈡ [áo] ⑴ 久煮⑵ 忍受,耐苦支持⑶ 同“嗷”。
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