鬄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髟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79頁,第1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454頁,第41字
標點整理本: 第1450頁,第44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他計切,音替。
《說文》:髲也。
《玉篇》:髢本字。詳髢字註。
例又,《類篇》:剃也。
《前漢・司馬遷傳》:其次鬄毛髮嬰金鐵受辱。
例又,與剔同。
《詩・魯頌》狄彼東南〔箋〕:狄,當作剔;剔,治也。〔釋文〕《韓詩》作鬄,除也。
例又,《周禮・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註〕肆,讀爲鬄。羊鬄者,所謂豚解也。
《儀禮・士喪禮》:其實特豚四鬄,去蹄。〔註〕鬄,解也。四解之,殊肩𩩙而已。
音又,《廣韻》、《集韻》𡘋思積切,音惜。又,《集韻》、《韻會》𡘋大計切,音弟。又,《集韻》:他歷切,音逖──義𡘋同。
注解
〔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髟部。
〔鬄〕字拼音是tì,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髟、易。
〔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dì] ⑴ 假发。㈡ [tì] ⑴ 剃发。也作“剃”。⑵ 通“剔”。 ①支解牲体。 ②治理;除去。
鬄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鬄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