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下 部首:大部
武英殿刻本: 第58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48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84頁,第1字
音《集韻》:他蓋切,音汰──與大、泰𡘋同。
《說文》:滑也,一曰大也、通也。
〇〔按〕經史太字俱作大,如大極、大初、大素、大室、大𤣥、大廟、大學及官名大師、大宰之類;又作泰,如泰卦、泰壇、泰誓、泰春、泰夏、泰秋、泰冬之類。范氏撰《後漢書》,父名泰,避家諱,改从太。毛氏《韻增》㊟:經史古太字無點,後人加點以別小大之大,非」,《字彙》引之,失考。
例又,姓。文王四友太顚之後。見《統譜》。
音又,叶力至切,音利。歐陽修〈祭龍文〉:宜安爾居,靜以養智;冬雪春雨,其多已太。
音又,《集韻》:他達切,音獺──太末,漢縣名,在會稽西南。
例亦作太㊟。
注解
〔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下,康熙部首是大部。
〔太〕字拼音是tài,独体字,可拆字为大、丶,五行属火。
〔太〕字造字法是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是过于。
〔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ài] ⑴ 过于⑵ 极端,最⑶ 高,大⑷ 很⑸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
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