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77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206頁,第9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4頁,第15字
音《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𡘋音常。
《說文》:口味之也。从旨,尙聲。
《詩・小雅》:嘗其旨否。
《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例又,《廣韻》:試也。
《戰國策》:疑則少嘗之。
《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又,〈張耳陳餘傳〉:先嘗秦軍。
例又,《廣韻》:曾也。
《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例又,《玉篇》:祭也。
《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註〕嘗新穀。
《詩・小雅》:禴祠烝嘗。
例又,《廣韻》:姓也。
《風俗通》:孟嘗君之後。
《玉篇》同「甞」,《集韻》或作𨡔。
注解
〔嘗〕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嘗〕字拼音是cháng,上中下结构,可拆字为𫩠、旨。
〔嘗〕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áng] ⑴ 辨別滋味。通“嚐”。《禮記·曲禮下》:“君有疾,飲藥,臣先嘗之。”⑵ 試探﹑試驗。《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於晉,臣請嘗之。”杜預•;注:“嘗,試其難易也。”⑶ 經歷。如:“艱苦備嘗”﹑“飽嘗戰禍”。⑷ 曾經。《論語•述而》:“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⑸ 古代秋天的祭祀之一。《詩經•小雅•;天保》:“禴祠烝嘗,于公先王。”毛亨•;傳:“秋曰嘗。”⑹ 姓。如秦代有嘗頞。
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