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下 部首:殳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96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584頁,第17字
標點整理本: 第534頁,第10字
古文: 杸
音《唐韻》:市朱切;《集韻》、《韻會》:慵朱切;《正韻》:尚朱切,𡘋音殊。
《說文》:以杸殊人也。
例又,兵器。
《周禮・夏官・司兵掌五兵》〔註〕: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
《釋名》:殳,殊也,長一丈二尺,無刃,有所撞挃於軍上,使殊離也。
《正義》曰:〈考工記〉:殳長尋有四尺,八尺曰尋,是丈二也;冶氏爲戈戟之屬,不言殳刃,是無刃也。
《詩・衞風》:伯也執殳,爲王前驅。
例又,戟柄之別名。揚子《方言》:三刃枝,南楚宛郢謂之匽戟,其柄自關而西謂之柲,或謂之殳。
例又,書法名。
《前漢・藝文志》:八體六板。韋昭曰:八體,六曰殳書。歐陽詢《書法》:殳書者,伯氏所職,文記笏,武記殳,因而制之。
《說文・序》:七曰殳書。徐鍇註:殳體八觚,隨其勢而書之,故八體有殳書。
例又,姓。
例又,打穀之架曰攝殳。揚子《方言》:僉,宋衞之閒謂之攝殳。〔註〕僉,今連架,所以打穀者。
音从几,几音殊──鳥短羽也。與几案之几別。
例又,與𠬛別。
《佩觽集》:殳,示朱翻──戈殳也;𠬛,莫勿翻──沈也。
注解
〔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下,康熙部首是殳部。
〔殳〕字拼音是shū,上下结构,五行属金。
〔殳〕字造字法是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本义是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
〔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ū] ⑴ 古代兵器名。以竹、木制成,一端有棱。⑵ 秦书八体之一。⑶ 㦸柄。⑷ 古代船尾用以控制方向的工具。⑸ 姓。
殳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殳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