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ì ㄕˋ

言部 共16画 左右结构 8AE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言部

16画

9画

左右结构

shi

shì

YWGL

YRCMT

SOZL

08612

8AE1

[4111251341525221]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捺、横、竖折折钩、竖、横折、竖、竖、横

諡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9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1169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1144頁,第20

唐韻》、《集韻》、《韻會𡘋神至切,音示。
說文》:行之迹也。
爾雅・釋詁》:靜也。〔疏〕人死將葬,誄列其行而作之也。
釋名》:曳也。物在後爲曳,言名之於人亦然也。
白虎通》:諡之爲言引也,引列行之迹,所以進勸成德使上務節也。
增韻》:誄行立號,以易名也。汲冢《周書》:維周公旦、太公望,開嗣王業,攻于牧野之中,終葬,乃制諡敘法,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詩・大雅》:文王在上。〔註〕愼也、悉也,生存之行,終始悉錄之以爲諡也。
榖梁傳》:〔范甯註〕諡者,所以勸善而懲惡。
禮・檀弓》:死諡,周道也。〔疏〕殷以上有生號,仍爲死後之稱,周則死後別立諡。
周禮・春官・大史》:小喪賜諡。〔疏〕賜諡之制,實始於周也。

又,《集韻》、《類篇𡘋於賜切,音縊。又,《集韻》、《類篇𡘋羊至切,音肄──義𡘋同。

類篇》:或省作𧨦,與諡別。

注解

〔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諡〕字拼音是s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㿽

〔諡〕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言,益聲。用言論給予褒貶,故從言。本作「諡」。本义是古代皇帝、貴族、大臣、傑出官員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後所加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

〔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hì] ⑴ 同“謚”。《説文•言部》:“諡,行之迹也。从言、兮、皿,闕。”

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