掔
复制
手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6394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掔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6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437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384頁,第15字
音《唐韻》:苦閑切;《集韻》、《正韻》:丘閑切,𡘋音慳。
《說文》:固也。
《爾雅・釋詁》:厚也。
音又,《唐韻》、《正韻》:苦堅切;《集韻》:輕煙切,𡘋音牽──義同。
例又,牽去也。與牽通。
《史記・鄭世家》:鄭襄公肉袒,掔羊以迎。
《莊子・徐無鬼》:君將黜耆欲,掔好惡,則耳目病矣。
例又,持也。擊也。
音又,《正韻》:詰戰切,遣去聲──挽也、引也。俗作𢴡。
例《說文》:讀若詩赤舄掔掔。徐鉉曰:今別作慳,非。
〇〔按〕〈豳風〉作几几。
《說文》或別有所考。
《長箋》云掔掔句似逸《詩》,則鑿矣。
注解
〔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掔〕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ān、wà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臤、手。
〔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ān] ⑴ 固紧;使牢固:“令命昏纬狗,纂马,~纬。”⑵ 除去。⑶ 厚实;坚实。⑷ 击。⑸ 牵引,后作“牽”:“郑襄公肉袒~羊以迎。”㈡ [wàn] ⑴ 同“𢯲(腕)”:“莫不搤~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