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36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975頁,第13字
標點整理本: 第941頁,第12字
音《唐韻》:章倫切;《集韻》、《正韻》:朱倫切;《韻會》:株倫切,𡘋音諄。
《說文》:面頯也。从肉,屯意兼聲。
《正韻》:懇誠貌。
《禮・中庸》:肫肫其仁。〔註〕肫肫,讀如誨爾忳忳之忳。肫,懇誠貌。
音又,《五音集韻》:子罪切,音嶊──義同。
音又,《集韻》:殊倫切,音純──腊之全者。
《儀禮・士昏禮》:肫𩩙不升。〔註〕肫,全也。〔釋文〕音純。又,徒渾切,音屯──䐊肫,餌也。或作飩,亦作𪌋𥸵。
音又,主尹切,音準──頤也。
音又,朱劣切,音拙──面骨。
《五音集韻》:面秀骨。
注解
〔肫〕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肫〕字是多音字,拼音是zhūn、chú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屯,五行属土。
〔肫〕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ūn] ⑴ 禽类的胃(亦称“胗”)⑵ 诚恳、真挚㈡ [chún] ⑴ 古代祭祀所用牲畜后体的一部分。⑵ 同“纯”,整体,全。⑶ 精细致密:“缪缪~~,其事不可循”。
肫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肫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