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09頁,第6字
同文書局本: 第715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668頁,第8字
音《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奴刀切,音峱。
《玉篇》:獸也。
《廣韻》:猴也。
《詩・小雅》:⽏敎猱升木。〔傳〕猱,猨屬。〔箋〕猱之性善登木。〔疏〕猱則猿之輩屬,非猨也。陸璣云:猱,獼猴也。楚人謂之沐猴,老者爲玃,長臂者爲猿,猿之白腰者爲獑胡;獑胡、猨,駿捷於獼猴,然則猱、猨其類大同「也」。
《𡌨雅》:狨,一名猱。顏氏以爲其尾柔長可藉,制字从柔,以此故也。
《爾雅・釋獸》:猱、猨善援。〔疏〕猱,一名蝯──善攀援樹枝。
例又,《爾雅・釋獸》:蒙頌,猱狀。〔疏〕蒙頌,一名蒙貴,狀似猨,故曰猱狀。
例《集韻》本作夒,或作獿、獶、蝚。
音又,《集韻》:而由切,音柔──或作夒,通作蝚。又,《廣韻》、《集韻》𡘋女救切,音糅──義𡘋同。
音又,《集韻》:乃豆切,音耨──義同。
《詩・小雅》:猱升木。沈重讀。
注解
〔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猱〕字拼音是ná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柔,五行属火。
〔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áo]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猴。⑵ 古琴弹奏的一种指法
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