𰾫字概述
〔𰾫〕字拼音是jiàn 部首是钅, 总笔画是15画。
〔𰾫〕字是左右结构
〔𰾫〕字仓颉码是OPLIT 五笔是QJTL 郑码是PKML
〔𰾫〕字的UNICODE是30FAB。 十进制为200619,UTF-32:00030fab,UTF-8:F0 B0 BE AB。
𰾫的意思
𰾫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70頁,第7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25頁,第10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13頁,第14字
音《唐韻》:革懺切;《集韻》、《韻會》:居懺切,𡘋音監。
《說文》:大盆也。
例又,《說文》:鑑諸,可以取明水於月。
《周禮・秋官・司烜氏》:以鑒取明水於月。〔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例又,《廣韻》:鏡也。
《左傳・莊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鑑予之。〔註〕鑑,工暫反──鏡也。
《文子・符書篇》:人舉其疵則怨,鑑見其𨢄則自善,以鑑無心故也。
例又,《廣韻》:照也。
《左傳・昭二十八年》:光可以鑑。〈吳語〉:王盍亦鑑于人,無鑑于水。
例又,《廣韻》:誡也。
《正字通》:考觀古今成敗爲法戒者皆曰鑑,因鑑能照物取義。
《唐書・張九齡傳》:𤣥宗千秋節,九齡述前興廢之原,爲書五卷,號《千秋金鑑錄》,以申諷諭。
《宋史・司馬光傳》:光編年史名《資治通鑑》。
例又,《韻會》:通作監。
《書・泰誓》:厥監惟不遠,在彼夏王。又,〈君奭〉: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
例又,鑒寐,假寐也。〈齊武帝詔〉:永思民瘼,弗忘鑒寐。〈梁武帝詔〉:興言夕惕,無忘鑒寐。
音又,《廣韻》、《正韻》:古銜切;《集韻》:居銜切;《韻會》:居咸切,𡘋監平聲──義同。
音又,《集韻》:胡暫切,音𤑃──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
《正字通》:冰鑑,盛冰器。上體如斗有疏稜,鏤底如風窗,承以大盤,置食于上,設冰于盤,使寒氣通徹以禦暑。
《周禮・天官・凌人》:春始治鑑。〔註〕鑑,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禦溫氣,春而始治之。〔疏〕漢時名爲甀,卽今之甕是也。〔釋文〕胡暫反──本或作監。〔又〕祭祀共冰鑑。
音又,《集韻》:胡懺切──與㽉同。
《博雅》:瓽、𤬪,㽉也。
音又,《韻補》叶經𩃓切,音見。張衡〈七辯〉:淑性窈窕,秀色美豔;鬒髮𤣥髻,光可以鑑。
注解
〔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鑑〕字拼音是jià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監。
〔鑑〕字造字法是形聲。從金,監聲。本义是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
〔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jiàn] ⑴ 古代盛水的大盆,金属制。《說文·金部》:“鑑,大盆也”⑵ 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鑒取明水於月。”⑶ 镜子。《廣雅·釋器》:“鑑謂之鏡。”⑷ 照。《廣雅·釋詁三》:“鑑,照也。”⑸ 儆戒,借鉴。《廣韻·鑑韻》:“鑑,誡也。”⑹ 察;见。《龍龕手鑑·金部》:“鑑,察也。”⑺ 明,光泽。《廣韻·銜韻》:“鑑,是也。”⑻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