豋
笔顺 反馈

复制

dēng ㄉㄥ

豆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U+8C4B
汉语字典

豆部

13画

6画

上下结构

deng

dēng

WGKU

BOMRT

RSJU

27108

8C4B

[3544541251431] 撇、横撇/横钩、点、点、横撇/横钩、捺、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豋字概述

折叠展开

〔豋〕字拼音是dēng 部首是豆, 总笔画是13画。

〔豋〕字是上下结构

〔豋〕字仓颉码是BOMRT 五笔是WGKU 四角号码是27108 郑码是RSJU

〔豋〕字的UNICODE是8C4B。 十进制为35915,UTF-32:00008c4b,UTF-8:E8 B1 8B。

〔豋〕字的异体字是

豋的意思

折叠展开

dēngㄉㄥ

基本解释

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祭祀时用作礼器。唐高宗《宗廟薦享别奠詔》:“自今以後,宗廟薦享,爵及簠簋登鉶,各宜别奠。”

豋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中 部首:豆部

武英殿刻本: 第2853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192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1168頁,第8

古文: 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都騰切,等平聲。
說文》:禮器也。
爾雅・釋器》:瓦豆謂之豋。〔註〕卽膏豋也。〔疏〕對文則木曰豆、瓦曰豋,散則皆名豆。
詩・大雅》:于豆于豋。〔傳〕木豆薦葅醢,瓦豋薦太羹;祀天用瓦豆,陶器質也。
宋史・禮志》:宗廟之祭,用太牢而三鉶,鉶既設三,則豋亦如其數;請設三豋,實牛、羊、豕之湇以爲太羹。又,《元史・祭祀志》:太羹,每室三豋;和羹,每室三鉶。

又,通作鐙。
禮・祭統》:執鐙。〔註〕鐙,豆下跗也。
儀禮・公食大夫禮》:實于鐙。〔註〕瓦豆謂之鐙。
集韻》或作𤮘

說文》本作𧯭,从廾,持肉,在豆上,會意。隸作豋。毛氏曰:登降之登,上从癶,癶音撥;豋豆之豋,上从月从又,月卽肉字,又卽手字,持祭肉于豆之義。二字取義不同。〈六書略〉:豋,豆也。借爲升登之登。合登、豋爲一,誤。

注解

〔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中,康熙部首是豆部

〔豋〕字拼音是dē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豆

〔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ēng] ⑴ 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祭祀时用作礼器。唐高宗《宗廟薦享别奠詔》:“自今以後,宗廟薦享,爵及簠簋登鉶,各宜别奠。”

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豋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豋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06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404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313頁
4說文校箋第200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192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684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20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73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00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22頁,第17字
11標注說文第198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582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5146頁【補遺】第16759頁
14通訓定聲第292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11頁【崇文】第1641頁
16說文句讀第610頁
17古字詁林第五冊,第103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493頁,第5字

豋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ceremonial vessel
  2. navire de cérémonie

豋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豋(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豋(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