胼字概述
〔胼〕字拼音是pián 部首是月, 总笔画是10画。
〔胼〕字是左右结构 五行属水。
〔胼〕字仓颉码是BTT 五笔是EUAH 四角号码是78241 郑码是QUE 中文电码是5173 区位码是7561。
〔胼〕字的UNICODE是80FC。 十进制为33020,UTF-32:000080fc,UTF-8:E8 83 BC。
〔胼〕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二级汉字。
〔胼〕字的异体字是 腁
胼的笔顺
胼的意思
胼
piánㄆㄧㄢˊ基本解释
①〔~胝〕手上脚上因为劳动或运动被摩擦变硬了的皮肤。
②〔~胝体〕大脑两半球的底部联合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组织。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月(肉),并声。本义:胼胝,手脚上的硬厚皮。
2.同本义callosity。
手足胼胝,面目黎黑。 —— 《史记·李斯列传》
3.腹胀abdominal distension。
胼,腹胀也。 —— 《篇海类编》
胼
piánㄆㄧㄢˊ详细解释
名
◎手上因劳动摩擦而形成的厚茧。
唐•皮日休〈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过有褒美内揣庸陋弥增愧悚因成一千言上述吾唐文物之盛次叙相得之欢亦迭和之微旨也〉诗:“苟无切玉刀,难除指上胼。”
胼胝。
动
◎手上因劳动摩擦致使皮肤形成厚茧。
唐•王建〈去妇〉诗:“新妇去年胼手足,衣不暇 缝蚕废簇。”宋•洪咨夔〈漩口〉诗:“两犍力不齐,手胼后者鞭。”
胼
piánㄆㄧㄢˊ详细解释
◎参见【胼胝】。
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下 部首:肉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49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981頁,第15字
標點整理本: 第947頁,第18字
音《集韻》:蒲眠切,音蹁──腁胝,皮堅。
《玉篇》:皮厚也。手足胼胝。
《集韻》或作跰,通作骿。
注解
〔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下,康熙部首是肉部。
〔胼〕字拼音是pi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并,五行属水。
〔胼〕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月( 肉 ),并声。本义是胼胝,手脚上的硬厚皮。
〔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pián] ⑴ 〔~胝〕手上脚上因为劳动或运动被摩擦变硬了的皮肤。⑵ 〔~胝体〕大脑两半球的底部联合大脑两半球的神经纤维组织。
胼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四下反切部田切頁碼第128頁,第13字續丁孫
骿
幷脅也。从骨幷聲。晉文公骿脅。
鉉注臣鉉等曰:骿胝字同。今別作胼,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八反切并堅反頁碼第331頁,第5行,第2字述
并脅也。從骨并聲。晉文公骿脅。
鍇注臣鍇曰:「謂肋骨連合爲一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四下反切部田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657頁,第2字許惟賢第293頁,第6字
骿脅,
段注逗。
幷榦也。
段注依《左傳正義》訂。《肉部》。脅,膀也。肋,脅骨也。《廣雅》。榦謂之肋。是脅骨一名榦。故韋注《國語》云:骿,幷榦也。杜注《左傳》云:騈脅,合榦也。其字《左傳》、《史記》作騈。《國語》、《吳都賦》作骿。《論衡》作仳。騈仳假借字。
从骨。幷聲。
段注形聲包會意也。部田切。古音在十一部。
晉文公骿脅。
段注見《左傳》僖卄三年,《晉語》。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骿脅,後用駢。
骿脅,後用駢。
骿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54頁,第8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39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65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68頁,第11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60頁,第1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570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985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317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828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01頁,第13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64頁,第13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276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429頁【補遺】第1666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459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37頁【崇文】第134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494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175頁,第4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407頁,第4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423頁,第7字 |
胼字的翻译
- callus, calluses
胼的字源字形
楚〔战国〕 简 包山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