聝
笔顺 反馈

复制

guó ㄍㄨㄛˊ

耳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805D
汉语字典

耳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guo

guó

BAKG

SJIRM

CEJA

13450

805D

[12211112511534] 横、竖、竖、横、横、提、横、竖、横折、横、提、斜钩、撇、点

聝字概述

折叠展开

〔聝〕字拼音是guó 部首是耳, 总笔画是14画。

〔聝〕字是左右结构

〔聝〕字仓颉码是SJIRM 五笔是BAKG 四角号码是13450 郑码是CEJA

〔聝〕字的UNICODE是805D。 十进制为32861,UTF-32:0000805d,UTF-8:E8 81 9D。

〔聝〕字的异体字是

聝的意思

折叠展开

guóㄍㄨㄛˊ

基本解释

同“”。

聝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耳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11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968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933頁,第33

唐韻》、《集韻𡘋古獲切,音幗──軍戰斷耳也。
左傳・成三年》:以爲俘聝。通作馘。
字林》:截耳則作耳傍,獻首則作首傍。

注解

〔聝〕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耳部

〔聝〕字拼音是guó,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耳、或

〔聝〕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uó] ⑴ 同“馘”。

聝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聝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聝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獲切頁碼399頁,第23

聝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爲俘聝。」从耳或聲。

馘聝或从𩠐

附注段玉裁注:「今經傳中多从首。」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馘』字,為軍戰斷敵人之首,金文加聲符『或』作『馘』,《說文》或體承此;其後篆形从耳,或因軍制改取敵人之耳。」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古獲切頁碼961頁,第3行,第1

馘軍戰斷耳也。《春秋傳》曰:「以爲俘聝。」從耳或聲。

反切………頁碼961頁,第3行,第2

聝或從首。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古獲切古音第一部頁碼2368頁,第2許惟賢1029頁,第10

馘軍戰𣃔耳也。

段注《大雅》。攸馘安安。傳曰:馘,獲也。不服者殺而獻其左耳曰馘。《魯頌》。在泮獻馘。箋云:馘所格者之左耳。

《春秋傳》曰:㠯爲俘聝。

段注《左傳》成三年文。

从耳。或聲。

段注古獲切。古音在一部。

聝或从𩠐

段注今經傳中多从首。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引申為斬頭之馘,又引申生人之面亦曰馘,「槁項黄馘」是也。

引申生人之臉亦曰聝,《莊子》「槁項黄馘」。

或作馘。本訓斷耳,引申謂殺頭曰聝,再引申生人之面亦曰聝,如云「槁項黄聝(老人面也)」是也(見《莊子》)。

或作馘。斷耳,引申為已殺之頭,再引申為生人之頭,如《莊子》「槁項黄聝(老人面也)」。

聝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8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005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757頁
4說文校箋第523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472頁,第14字
6說文今釋第173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92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86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51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13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501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416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695頁【補遺】第17779頁
14通訓定聲第887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1039頁【崇文】第4153頁
16說文句讀第1705頁
17說文新證第843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489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九冊,第592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102頁,第9字

聝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to cut the left ears of the slain
  2. couper les oreilles gauche des morts massacrés

聝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聝(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聝(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聝(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聝(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聝(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聝(甲骨文·商·黄组) 甲骨文 黄组

聝(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聝(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聝(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

聝字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