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wèi ㄨㄟˋ

田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U+754F
汉语字典

田部

9画

4画

上下结构

wei

wèi

会意字

LGEU

WMV

KIH

60732

3956

4623

754F

[251211534] 竖、横折、横、竖、横、横、竖提、撇、捺

畏字概述

折叠展开

〔畏〕字拼音是wèi 部首是田, 总笔画是9画。

〔畏〕字是上下结构 五行属土。

〔畏〕字仓颉码是WMV 五笔是LGEU 四角号码是60732 郑码是KIH 中文电码是3956 区位码是4623

〔畏〕字的UNICODE是754F。 十进制为30031,UTF-32:0000754f,UTF-8:E7 95 8F。

〔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畏〕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畏〕字的异体字是

畏的笔顺

折叠展开

畏的意思

折叠展开

wèiㄨㄟˋ

基本解释

怕。~惧。~难( nán )。~罪。大无~。望而生~。

敬服。敬~。~友(使人敬服的朋友)。后生可~。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害怕。

2.同本义(对威势、威严的害怕)fear

畏,惧也。 —— 《广雅·释诂二》畏,恐也。 —— 《广雅·释诂四》不畏不怒。 —— 《列子·黄帝》天明畏。 —— 《书·皋陶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 《孟子·梁惠王下》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战国策·齐策》然畏愬。 —— 《资治通鉴·唐纪》忧谗畏讥。 ——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巍巍乎可畏。 —— 明· 刘基《卖柑者言》畏其唇吻。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畏威(畏惧权势);畏威怀德(害怕他的威严,怀念他的恩德);畏之如虎(像怕老虎那样害怕);畏天知命(谓知天命,识时务);畏死贪生(害怕死亡,贪恋生存);畏戒(畏惧戒惕);畏附(畏惧依附)

3.敬;敬服respect

心畏相公。 ——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畏天恤民(敬畏上天,爱怜下民);畏天悯人(敬畏天命,悯惜世人的困苦);畏伏(敬服);畏俯(犹敬服);畏敬(尊敬;敬重);畏钦(尊敬钦佩);畏爱(敬佩爱戴);畏羡(敬重羡慕)

4.吓唬 frighten。如:畏语(指恫吓他人的言语)

5.担心worry

畏有家人来洒扫。 —— 唐· 王建《寒食行》

6.避开avoid

客子常畏人。 —— 三国 魏· 曹丕《杂诗》

7.憎恶;怨恨hate

畏,恶也。 —— 《广雅》是后魏王畏公子之贤能。 —— 《史记·魏公子列传》

8.忌妒 envy。如:畏后生。

9.死,古代指被兵器杀死die

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 —— 《吕氏春秋》

名词

1.通“”。弯曲处winding place

夫角之中,恒当弓之畏。 —— 《考工记》

2.crime

畏,罪也。 —— 《广雅》

形容词

险恶的 perilous畏路不堪论。——吴国伦《得元乘书》

wèiㄨㄟˋ

详细解释

1.恐惧、害怕。

《易经•震卦•象曰》:“虽凶无咎,畏邻戒也。”《老子•第七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人言可畏。

2.敬服。

《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汉书•卷三四•黥布传》:“布善用兵,民素畏之。”

可怕的。

《庄子•达生》:“夫畏涂者,十杀一人,则父子兄弟相戒也。”

wèiㄨㄟˋ

详细解释

1.畏惧;害怕。

无畏、畏首畏尾、视为畏途。

2.敬服;佩服。

畏友、敬畏、后生可畏。

3.姓。

畏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田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15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760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713頁,第5

古文: 𤰲𤰣

唐韻》:於胃切;《集韻》:紆胃切,𡘋音尉──惡也。
廣韻》:畏懼。
增韻》:忌也。又,心服也、怯也。
易・震卦》:雖凶,无咎,畏鄰戒也。
書・呂𠛬》:永畏惟罰。〔傳〕當長畏懼,惟爲天所罰。

又,《集韻》:於非切,音威。
書・臯陶謨》: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傳〕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釋文〕畏如字。徐音威。
〇〔按〕《古文尚書》威、畏同,天威棐忱,《今文》作畏。
禮・表記》引《》德威惟威,註讀作畏。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橈。〔註〕畏作威。威謂弓淵,角之中央與淵相當。鄭謂畏讀如秦師入隈之隈。〔釋文〕畏,烏回反。

又,《集韻》:鄔賄切,音猥──同「嵔」。嵔壘,山名。或省。

注解

〔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田部

〔畏〕字拼音是wè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五行属

〔畏〕字造字法是会意。据甲骨文意思是鬼手拿杖打人,使人害怕。本义是害怕。

〔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wèi] ⑴ 怕⑵ 敬服

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畏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於胃切頁碼304頁,第8

𤱖

異體𠂽、畏、𤰵𤱫

𤱖惡也。从甶,虎省。鬼頭而虎爪,可畏也。

異體𤰣𤰰𤰲

畏古文省。

附注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按:「契文象鬼執仗之形,可畏之象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迂胃反頁碼756頁,第4行,第1

畏惡也。從甶、虎省。

鍇注臣鍇曰:「會意。」

反切………頁碼756頁,第4行,第2

古文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於貴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743頁,第2許惟賢762頁,第5

畏惡也。从甶,虎省。

段注虎上體省而儿不省。儿者,似人足而有爪也。於貴切。十五部。

鬼頭而虎爪。可畏也。

段注說會意。

古文省。

段注下象爪形。

白话解释

畏,厌恶。字形采用“甶”和省略式的“虎”会义。“畏”字像怪物长着鬼头,张着虎爪,形象可怖。

字形解说

甲骨文字形從鬼持棍,鬼字兼表聲。鬼的形象醜惡,又持棍作撲打之狀,使人產生恐懼、害怕。金文承甲骨文字形而來。戰國文字字形改為從鬼、從止。篆文訛變為上從「(鬼頭之形)」,下形誤為「從虎省」,以強調「鬼頭虎爪」,令人恐懼。《說文》古文訛變為上從鬼頭之形,下從「(為鬼身及止字之變形)」。隸書、楷書皆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符不成文的形聲字。

畏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8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755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577頁
4說文校箋第386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364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1310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23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51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3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7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376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311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115頁【補遺】第17386頁
14通訓定聲第2235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80頁【崇文】第3117頁
16說文句讀第1241頁
17說文新證第718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9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74頁,第1字

畏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fear, dread, awe, reverence
  2. fürchten (V)​, schätzen, bewundern, achten, respektieren
  3. craindre

畏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畏(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畏(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畏(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畏(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畏(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畏(简·楚〔战国〕·秦家嘴) 楚〔战国〕 秦家嘴

畏(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畏(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畏(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畏(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畏(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畏(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畏(传抄·东汉·说文解字)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畏(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畏(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畏(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畏(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畏(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畏(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畏(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畏(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畏(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畏(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