槌的笔顺
槌的意思
槌
chuíㄔㄨㄟˊ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槌子,敲击工具) 同本义mallet。
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 —— 汉· 王充《论衡》
鼓槌;槌杵(棒槌);槌砧(铁锤和铁砧);槌轮(用竹木做成载人或运货的车子);槌棒(敲打用的木棒)
动词
◎捶打;敲击beat。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收得馥大儿,槌折两脚。 —— 《三国志·袁绍传》注
槌心(自槌胸脯);槌牛(击杀牛);槌胸踏地(捶胸顿足);槌鼓(击鼓);槌毁(抨击诋毁);槌击(敲击);槌枪(古兵器名)
槌
chuíㄔㄨㄟˊ详细解释
名
◎敲打东西的器具。形似锤。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
棒槌、鼓槌。
动
◎敲打。
《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槌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0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546頁,第8字
標點整理本: 第492頁,第7字
音《唐韻》、《正韻》:直追切;《集韻》、《韻會》:傳追切,𡘋音椎──擊也。漢宋子侯古詩:槌牀便大怒。
例又,棒槌,所以擊也。
《魏書・李崇傳》:邨置一樓,樓置一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或作椎,一作桘。
音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馳僞切,音縋。
《說文》:關西謂之特。〔徐曰〕江淮謂之槌,此則架蠶簿之木也,所謂懸蠶曲杙。
《集韻》平聲亦載此義。
音又,《韻會》、《正韻》𡘋都回切,音堆──擲也。揚子:槌提仁義。
注解
〔槌〕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槌〕字拼音是ch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追,五行属木。
〔槌〕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追声。本义是槌子,敲击工具。
〔槌〕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uí] ⑴ 敲打用具⑵ 古同“捶”,敲打。⑶ 古代架蚕箔的木柱。
槌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直類切頁碼第190頁,第8字續丁孫
槌
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㭙。从木追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一反切池瑞反頁碼第480頁,第2行,第1字述
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㭙。從木追聲。
鍇注臣鍇曰:「今江淮謂之槌,此則架蠺薄之木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上反切直類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44頁,第1字許惟賢第460頁,第1字
關東謂之槌。關西謂之㭙。
段注《方言》。槌,宋魏陳楚江淮之閒謂之植。自關而西謂之样。郭云:槌,縣蠶薄柱也。度畏反。植音値。样音陽。按㭙與植葢一字。古音同在一部也。依《方言》當作關西謂之样。關東謂之㭙。容許所據不同耳。
從木。追聲。
段注直類切。十五部。
槌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375頁,第6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486頁,第3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376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41頁,第6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34頁,第1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831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460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165頁,第2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224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48頁,第20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40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926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087頁【補遺】第16901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2360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02頁【崇文】第2005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760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五冊,第916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585頁,第4字 |
槌字的翻译
- hammer, mallet; strike, beat
- maillet
槌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