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的笔顺
手的意思
手
shǒuㄕㄡˇ基本解释
①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心。棘~(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着( zhuó )~(开始做,动手)。~不释卷。
②拿着。人~一册。
③亲自动手。~稿。~迹。~令。~书(a。笔迹;b。亲笔书信)。
④技能、本领。~法(技巧,方法)。~段。留一~。
⑤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国~。扒~。生产能~。
⑥小巧易拿的。~枪。~册。
详细解释
名词
1.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同本义hand。
手,拳也。 ——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艮为手。 —— 《易·说卦》三阴在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则不手拜。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头至手曰拜手。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携手同行。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归。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诗·邶风·击鼓》
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3.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hand。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4.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a person good at a certain trade or doing a certain job。
得快射手八百。 —— 《宋书·黄回传》
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5.笔迹sb. 's original handwriting。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 —— 《汉书·郊祀志上》
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6.手艺;本领skill; means; ability。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 宋· 姜夔《满江红》
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7.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domain。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亲自,亲手personally。
匪手携之。 —— 《诗·大雅·抑》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拿着,执持hold。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 —— 《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2.用手击杀hit and kill。
博豺狼,手熊罴。 —— 司马相如《上林赋》
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3.取take。
宾载手仇。 —— 《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skill。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亲手所写的 writed personally。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portable。如:手册;手杖。
手
shǒuㄕㄡˇ详细解释
名
1.人体的上肢。
右手、手脑并用。
2.从事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水手、选手、国手、高手。
3.做事的人。
助手、帮手、人手不足。
4.技能、本领。
在运动方面,他真有一手。
5.作法。
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形
1.亲手写的。
手谕、手书、手抄。
2.与手有关的。
手杖、手榴弹。
3.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手册。
手
shǒuㄕㄡˇ详细解释
1.人体的上肢。包括掌、指。
右手、手指、手脑并用、赤手空拳。
2.从事某种职业或擅长某项技艺的人。
水手、歌手。
3.泛指做事的人。
助手、帮手、打手、凶手。
4.技艺;本领。
留一手、真有一手、妙手回春。
5.作法;作为。
手段、手法凶残、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6.亲手写的、制作的。
手工、手谕、手抄、手稿。
7.小巧而可用手携带、使用的。
手机、手枪、手册、手榴弹。
8.携带;用手拿著。
人手一袋、人手一杯。
9.量词。用于计算技能、本领。
写得一手好字、露两手看家本领。
10.二一四部首之一。
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998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416頁,第28字
標點整理本: 第363頁,第37字
古文: 𠂿
音《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𡘋音首。
《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
《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
《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既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
《禮・玉藻》:手容恭。
例又,以手執器亦曰手。
《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
《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例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音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音又,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音又,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例又,《說文》:拳也。
《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注解
〔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手〕字拼音是shǒu,独体字,五行属金。
〔手〕字造字法是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是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hǒu] ⑴ 人使用工具的上肢前端⑵ 拿着⑶ 亲自动手⑷ 技能、本领⑸ 做某种事情或擅长某种技能的人⑹ 小巧易拿的
手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書九切頁碼第400頁,第7字續丁孫
手
拳也。象形。凡手之屬皆从手。
𠂿
異體𡴤
古文手。
附注徐灝注箋:「象指、掌之形。小篆中畫微曲,書勢取茂美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式九反頁碼第962頁,第4行,第1字述
拳也。象形。凡手之屬,皆從手。
鍇注臣鍇曰:「五指之形。」
反切………頁碼第962頁,第5行,第1字述
古文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書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372頁,第1字許惟賢第1031頁,第1字
拳也。
段注今人舒之爲手。卷之爲拳。其實一也。故以手與拳二篆互訓。
象形。
段注象指掌及𢯲也。書九切。三部。
凡手之屬皆从手。
古文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拳,在《說文》應作卷。
白话解释
手,可以握成拳。字形像五指张开的手。所有与手相关的字,都采用“手”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手”。
字形解说
金文之、,像五指和手臂相連的樣子,只是中指方向不同而已。篆文承於金文第一例,顯而易見。字經隸書,形變作,手臂左彎,頗失其形,楷書沿之,稍易其形而定體。古文,像五指連臂之形,僅多一飾畫,不影響其音、義。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有學者以甲文沒「手」字,有「丑」字,丑是三指連臂之形,是「手」的初文,則丑屬象形,手屬變體象形(《文字析義》,P.419),可備一說。
手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789頁,第7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006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75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524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473頁,第3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736頁,第3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932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5868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2523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314頁,第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502頁,第7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4165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11711頁【補遺】第1778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061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040頁【崇文】第415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708頁 |
17 | 說文新證 | 第844頁,第1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九冊,第601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1104頁,第5字 |
手字的翻译
- hand
- Hand
- main, ouvrier, 64e radical
手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楚〔战国〕 简 郭店
秦 简 睡虎地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里耶
汉 简 张家山
东汉 传抄 说文解字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汗简
宋 传抄 古文四声韵
宋 传抄 集古文韵上声韵第三
宋 传抄 三体阴符经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