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的笔顺
庭的意思
庭
tíngㄊㄧㄥˊ基本解释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广,廷声。广( yǎn ),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2.同本义hall。
庭,宫中也。 —— 《说文》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荀子·儒效》藜棘树于中庭。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
庭落(厅堂);庭庑(堂下四周的廊屋);庭炬(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庭阶(厅砌。堂前的台阶)
3.堂阶前的地坪front courtyard。
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 《诗·魏风·伐檀》徘徊庭树下。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眄庭柯以怡颜。 ——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缢于庭树。严霜结庭兰。
庭闱(原指父母居住的地方。借指庭院或家庭);庭帏(庭闱);庭燎(举行大典礼时设在庭院中照明的火炬);庭轩(庭院中的小室);庭芜(庭园中丛生的草);庭阈(泛指庭院)
4.通“廷”。朝廷,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the imperial court。
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 —— 《易·夬》龙辂充庭。 —— 《文选·张衡·东京赋》。注:“庭,朝廷。”拜送书于庭。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 —— 《说苑·立节》乞以臣此章与三公九卿贤士大夫议之于庭。 —— 陈子昂《谏政理书》奏事入朝,思睹阙庭,将陈所见。 —— 唐· 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庭争(在朝廷上据理诤谏);庭论(在朝廷中当众评议);庭庙(朝廷);庭议(议事于朝廷);庭辩(在朝廷上辩论);庭问(上朝问国事);庭会(朝见天子)
5.法庭,司法机关审理案件的处所 law court。
庭决(公堂判决);民庭;刑庭。
6.官署,政府办公的地方 government agency。
庭参(庭谒。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庭阁(府署);庭皋(府暑)
7.朝觐,到圣地去进香pilgrimage。
安南负固为逆久不来庭,无所逃于天讨。 —— 归有光《书安南事》
8.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boundary。
边庭流血如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 杜甫《兵车行》
9.中医学名词。指额部中央 forehead。望诊时常作为诊察头、面部疾病的部位,又叫“天庭”。
庭角(珠庭日角。谓人的天庭圆满。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
10.房屋 house。
庭宇(房舍);庭户(门户;门庭);庭帏(妇女居住的内室;父母居住处);庭闱(内舍。多指父母居住处)
11.唐代州名 Ting prefecture。故治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
形容词
1.父亲、母亲的或与父或与母有关的 parental。
庭诰(古代指家训文字);庭趋(承受父教)
2.直的,笔直的straight。
播厥百谷,既庭且硕。 —— 《诗·小雅·大田》
庭右(旧时书信中对人的敬称。谓不敢直指其人,故呼其左右的侍从而禀告之)
庭
tíngㄊㄧㄥˊ详细解释
名
1.厅堂、正房。
《说文解字•广部》:“庭,宫中也。”清•段玉裁•注:“宫者,室也。室之中曰庭。”《论语•季氏》:“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2.院子、大厅台阶前的空地。
《文选•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庭院。
3.泛称宽阔的地方。
大庭广众。
4.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
法庭、开庭、民事庭。
5.额头。
天庭饱满、庭阙不张。
庭
tíngㄊㄧㄥˊ详细解释
1.厅堂。
家庭、大庭广众。
2.厅堂前的空地。
洒扫庭院。
3.审理案件的场所。
法庭、刑庭、出庭、开庭。
4.〈书〉指父亲或父母。
庭训、庭闱。
5.指前额中央。
天庭。
6.姓。
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广部
武英殿刻本: 第830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346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289頁,第15字
音《唐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𡘋音亭。
《說文》:宮中也。
《玉篇》:庭,堂階前也。
《易・節卦》:不出戸庭,无咎。
《周禮・天官・閽人》:掌埽門庭。
例又,官名。
《周禮・秋官》:庭氏。〔註〕主射天鳥,令國中淸潔如庭者也。
例又,《爾雅・釋詁》:直也。〔疏〕庭條,直也。
《詩・小雅》:播厥百穀,既庭且碩。
例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庭州,貞觀十四年置,長安二年,爲北庭都護府,有後庭縣。
《廣韻》:卽漢車師後王庭之地,本烏孫國土,其前王庭,卽交河縣也。
例又,天庭,星名。石氏《星傳》:龍星左角曰天田,右角曰天庭。
例又,洞庭,湖名。
《楚辭・九歌》:洞庭波兮木葉下。
例又,山名。
《前漢・地理志》:太湖中有包山,山下有洞庭穴道,濳行水底去,無所不通,號爲地脉。
例又,山庭。任昉〈王文憲集序〉:山庭異表。〔註〕《論語摘輔像》曰:子貢山庭斗繞口,謂面有山庭,言山在中,鼻高有異相也。
音又,《集韻》:他定切,音聽。
《增韻》:逕庭,隔遠貌。
《莊子・逍遙遊》:大有逕庭。
音又,叶徒陽切,音近長。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馳辭對我策,章句何煌煌;禮終樂亦闋,相拜送於庭。
注解
〔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广部。
〔庭〕字拼音是tíng,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广、廷,五行属火。
〔庭〕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广,廷声。广( 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是厅堂。
〔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íng] ⑴ 堂阶前的院子⑵ 厅堂⑶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⑷ 古同“廷”,朝廷。
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特丁切頁碼第308頁,第11字續丁孫
庭
宮中也。从广廷聲。
附注段玉裁注:「宮者,室也,室之中曰庭。」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八反切田丁反頁碼第766頁,第4行,第2字述
宫中也。從广廷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九下反切特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1771頁,第1字許惟賢第774頁,第3字
宮中也。
段注下文曰中庭。則此當曰中宮。俗倒之耳。中宮,宮之中。如詩之中林,林中也。《廴部》曰:廷,中朝也。朝不屋,故不从广。宮者,室也。室之中曰庭。詩曰殖殖其庭。曰子有廷內。曰洒掃庭內。《檀弓》。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注曰:寝中庭也。凡經有謂堂下爲庭者。如三分庭一在南。正當作廷。爲義相近。《爾雅・釋詁》、《詩・大田》韓奕閔予小子傳曰:庭,直也。引伸之義也。庭者,正直之處也。
从广。廷聲。
段注特丁切。十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訓直者,乃頲字之假借。
宮中也。外為圍牆,其内即宮中,非專指房屋中。
訓直者,為頲之借。
訓直者,乃頲之假字。
白话解释
庭,宫室的中央。字形采用“广”作边旁,采用“廷”作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字形從、從?。從,指庭中通道,或加,為修飾之筆畫;從?,像人挺立於地上之形。從、從?,表示古代君王聽取朝政,臣立於廷中。後來亦指堂下平地,為區別朝中、庭院用法,才異字分工,以廷字專指朝廷,以從广、廷聲的「庭」字表示庭院,聲符兼義。隸書、楷書承篆文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庭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608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768頁,第2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58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393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369頁,第8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1328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2268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4576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960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240頁,第12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381頁,第11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3159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9228頁【補遺】第17399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3487頁,第4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796頁【崇文】第318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1260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387頁,第4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八冊,第248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882頁,第4字 |
庭字的翻译
- courtyard; spacious hall or yard
- Empfangssaal (des Kaisers) (S), Familie (S), Gerichtshof (S, Rechtsw), Gerichtszimmer (vgl. germanisch, altnordisch und neuisländisch: Þing (Ding , Thing) (S, Rechtsw), Halle (S), Haus (S), Hof (S, Arch), Kaiserhof (S), gebraucht für 廷 (tíng)
- cour, cour de justice, tribunal, chambre (d'un tribunal), grande salle
庭的字源字形
秦 简 岳麓书院
秦 简 关沮
秦 简 里耶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唐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