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lǐn ㄌㄧㄣˇ

冫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U+51DC
汉语字典

冫部

15画

13画

左右结构

lin

lǐn

UYLT

IMYWD

TDJM

30194

51DC

[414125251131234] 点、提、点、横、竖、横折、竖、横折、横、横、撇、横、竖、撇、捺

凜字概述

折叠展开

〔凜〕字拼音是lǐn 部首是冫, 总笔画是15画。

〔凜〕字是左右结构

〔凜〕字仓颉码是IMYWD 五笔是UYLT 四角号码是30194 郑码是TDJM

〔凜〕字的UNICODE是51DC。 十进制为20956,UTF-32:000051dc,UTF-8:E5 87 9C。

〔凜〕字的异体字是

凜的笔顺

折叠展开

凜的意思

折叠展开

lǐnㄌㄧㄣˇ

基本解释

寒冷貌。后作“”。《玉篇•冫部》:“凜,凜凜,寒也。”《集韻•𡪢韻》:“凜,《説文》:‘寒也。’或从廩。”按:《説文•冫部》作“”。

畏惧貌。《三國志•蜀志•法正傳》:“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冼主每入,衷心常凜凜。”

严肃,令人敬畏貌。如:威风凜凜。唐孟郊《送韓愈從軍》:“淒淒天地秋,凜凜軍馬令。”

详细解释

1.寒冷。

《文选•潘岳•闲居赋》:“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唐•韩琮〈秋晚信州推院亲友或责无书即事寄答〉诗:“月寒深夜桂,霜凛近秋松。”

凛冽、凛凛。

2.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宋史•卷四○一•辛弃疾传》:“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唐•孟郊〈送韩愈从军〉诗:“凄凄天地秋,凛凛军马令。”

大义凛然、凛不可犯。

lǐnㄌㄧㄣˇ

详细解释

1.寒冷。

寒气凛冽、凛气如霜。

2.严肃;严峻。

大义凛然、凛若冰霜。

lǐnㄌㄧㄣˇ

凜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中 部首:疒部

武英殿刻本: 第1871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781頁,第36

標點整理本: 第736頁,第28

廣韻》:力稔切;《集韻》:力錦切,𡘋音廩。
廣韻》:粟體。
集韻》:寒病。

又,《集韻》:渠金切,音琴──義同。本作凜。

又,筆錦切,音稟──疾也。

注解

〔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中,康熙部首是疒部

〔癛〕字拼音是lǐ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冫、廩、;、疒、稟

〔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ǐn] ⑴ 寒病。《廣韻•寢韻》:“癛,粟體。”《集韻•𡪢韻》:“癛,寒病。”⑵ 同“凜”。《説文•仌部》:“癛,寒也。”《集韻•𡪢韻》:“癛,或從廩。” [b] ⑴ 疾。《集韻•𡪢韻》:“癛,疾也。”

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古诗句网整理。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凜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稔切頁碼383頁,第7

𠘡

異體癛、凜

𠘡寒也。从仌廩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字亦作凜。」《集韻・𡪢韻》:「凜,或从廩。」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力甚反頁碼929頁,第6行,第3

𠘡寒也。從仌廩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力稟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282頁,第6許惟賢993頁,第6

𠘡𠘡𠘡

段注依《文賦》注補二字。

寒也。

段注引申爲敬畏之偁。俗字作懍懍。

从仌。廩聲。

段注力稟切。七部。

凜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6頁,第8字
2陳昌治本第96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27頁
4說文校箋第501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454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668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82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65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3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00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482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402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306頁【補遺】第17720頁
14通訓定聲第38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998頁【崇文】第3989頁
16說文句讀第1634頁
17章授筆記第472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06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059頁,第6字

凜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hiver with cold or fear, fearful
  2. froid, strict

凜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凜(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凜(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凜(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