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南兄弟》
分散骨肉恋,趋驰名利牵。
一奔尘埃马,一泛风波船。
忽忆分手时,悯默秋风前。
别来朝复夕,积日成七年。
花落城中池,春深江上天。
登楼东南望,鸟灭烟苍然。
相去复几许,道里近三千。
平地犹难见,况乃隔山川。
【译文】
远离家乡,思念骨肉之情深,为名利所牵引。
一马飞奔向尘埃,一船漂泊于风波之上。
忽然想起分别时的情景,怀念默默站在秋风前的你。
分别以后,过去的日子如此匆匆,已有七年之久。
花儿落在城中的池塘,春天越发深沉,而江水奔流向天际。
登上楼顶向东南望去,只见鸟儿消失在苍茫的烟雾中。
相隔的距离又是多少,只怪路途遥远,有着三千里之遥。
平地上也难以再见面,更何况隔着山和河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江南兄弟的思念之情。诗人离开家乡,远离骨肉亲情,被名利所紧紧牵引。他一方面像奔马一样快速向前,追求物质与地位的成功;另一方面,他又像漂泊的船一样漂泊于世间,并不得安宁。然而,突然间,他忆起与兄弟们的分别时的情景,感叹着这个默默承受秋风的人的悲凉。分别以后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已经有了七年。城中的花儿凋谢在池塘里,春天越变越深沉;而江水越流越远,流向天际。他登上楼顶向东南望去,只能看到鸟儿消失在茫茫的烟雾中。兄弟们的距离已经有多远,分别的道路已经近三千里。即使在平地上,也难以再见面,更别说隔着山和河流了。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白居易对江南兄弟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兄弟情感的描绘,诗人反思了名利和追求的现实,表达了人们在追逐物质的同时,也会失去珍贵的情感纽带。诗中的景象和情感抒发给人以深深的感触和思考。
分散骨肉恋,趋驰名利牵。一奔尘埃马,一泛风波船。忽忆分手时,悯默秋风前。别来朝复夕,积日成七年。花落城中池,春深江上天。登楼东南望,鸟灭烟苍然。相去复几许,道里近三千。平地犹难见,况乃隔山川。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