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是宋代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凤凰台上怀念吹箫的时光,才短官慵,命运使我被弃,年复一年地回到故乡。记得往年,莲塘送我远赴荆蛮。不要说我的风情像过去一样,现在青镜反映出新的绿鬓。佳人奇怪,为我端起酒杯,微微皱起了眉山。历来高雅的传统,只有我独自欣赏,像青云般高高在上,超脱尘世。回首往事,整个生命仿佛一场惊魂的梦。不要笑话我把花移植在柳树上,应该准备好,共度晚年。即使干枯凋零,松桧也能忍受霜寒的考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补之对自己经历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人自称才短官慵,命运使他被弃,年复一年地回到故乡。这些描述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上才干有限、不得志的心境。然而,诗人并不为自己的失败而沮丧,他回忆起过去的岁月,尽管风景已然改变,但他仍然保持着新的心境和热情。
诗中的"青镜里、绿鬓新斑"表达了年岁已经增长,但诗人依然怀揣着年轻的心态,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描绘了诗人身边的佳人为他端起酒杯,微微皱起眉山,展现了温柔和关怀。这里的"佳人"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妻子或伴侣,她的存在给予了诗人力量和慰藉。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雅传统的独特欣赏和追求。他说自己"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意味着他一直以来都欣赏那些超凡脱俗、高雅精致的文化艺术,而这种欣赏使他超脱尘世,独自享受无尽的美好。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期许。他说自己的一生如同醉语一般,像一场短暂的梦境。他告诫人们不要嘲笑他移花接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他希望在晚年找到新的快乐和归宿。即使经历了干枯凋零,他相信自己像松桧一样能够坚持冬天的考验。
总的来说,《凤凰台上忆吹箫》通过对诗人个人经历和人生观的描写,表达了他对命运的领悟和对高雅文化的赞赏。诗中展现了诗人对命运挫折的豁达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融入其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从枯槁,松桧耐得霜寒。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