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诗(同用期字)》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诗,主要描写了七夕节的寂静和离别之情。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
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
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译文:
清凉的风吹拂着玉色的露珠,就像河汉上有一次幽会。
星光依旧闪烁,云朵却遮掩了相聚的景象。
美好的夜晚惊醒了黎明,闰年中怨恨秋天拖延。
金闺之人为何要白白传递网丝?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七夕节的思念之情。七夕节被视为中国的情人节,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讲述了一个关于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诗中的凉风和玉露象征了夏季的清凉和浪漫的氛围。河汉有幽期暗示着牛郎和织女期待相聚,但星光被云朵遮掩,象征着他们无法相见的悲伤。作者在描述夜晚转为黎明时的情节,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叹并暗示了离别的不舍。
最后两句诗提醒了读者对于黄金闺房中的女性的思考,她们只能传递网丝,无法达成心中的期望和愿望。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和无奈的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局限。
这首诗通过唐代的文学形式,巧妙地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以及对于爱情患难和女性地位的思考。它抓住了七夕这一浪漫的节日,通过描述自然景色以及牛郎织女的情感,深入人心。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卢纶(约737-约799),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汉族,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 屡试不第。大历六年,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府户曹、河南密县令。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为昭应令,又任河中浑瑊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有《卢户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