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译文及注释

鸣雁朗读

《鸣雁》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鸣雁啊,哀鸣着飞翔,
穷秋时南去,春天北归。
离开寒冷,找到温暖,认识了归宿,
天长地阔,栖息的地方稀少。
风霜的痛苦,吃的只有微薄的稻米和粮食,
毛羽被打落,身体瘦弱。
回头看看,群伴都违背了,
悲鸣欲降落,却不是洲渚(湖泊江河之间的陆地)。
江南水阔,上午多云,
草长而沙软,没有捕鸟的网罗。
自由地飞翔,静静地聚集,和着鸣声和谐,
违背忧愁,怀着仁慈的本性,非彼等所为。
凌风一举,君主啊,你说什么呢?

诗词《鸣雁》通过描述鸣雁的飞行和生活状态,抒发了作者对自由、归宿和不受拘束的向往之情。韩愈以鸣雁为象征,描绘了鸣雁在苦难中飞翔的形象,表达了对逆境中坚持不懈、追求自由的赞美。诗中的鸣雁经历了辛酸和困苦,但仍然保持着对美好归宿的向往,同时对身处逆境的自己和社会现状提出了思考。

在赏析中,诗中的鸣雁象征着个体的追求和自由意志,而作者则以君主的身份进行反问,抒发了对社会体制和制约个体自由的疑问和不满。通过对鸣雁的描写,韩愈表达了对自由、归宿和不受拘束的向往,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韩愈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思想内涵。

总之,诗词《鸣雁》通过对鸣雁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归宿和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向往。它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韩愈的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具有深远的诗意和价值。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栖息风霜酸苦落身
相关诗文: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